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吾可速死,然魏不可亡。
唯愿后人智者,能明吾心,择机恢复禹道,救我魏土于水火。
"
批注落款为"
无忌书于龟台之上"
,竟是信陵君亲笔所写,字字沉重,仿佛倾注了信陵君毕生心血。
李明衍如遭雷击,心中震动不已,他终于明白了信陵君的深意——他完全知晓禹工遗迹的指向,也理解九州水脉的重要性,但在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他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以短期的水利扭曲换取国家生存的可能。
他清楚这种设计的缺陷与风险,却别无选择。
这般抉择,何其痛苦!
李明衍想象着信陵君在龟台之上,面对天下大势,做出这般违背水道却必须为之的决定,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敬意与同情。
但这也确认了一个足以令人胆寒的真相:信陵君的底筹设计不仅存在技术缺陷,更是从根本上违背了禹王的水利理念。
按照九州水脉图的玄妙布局,大梁周围本应是"
水落有势,泄而不壅"
之地,如同人体经脉中的要穴,负责疏导上游洪涝。
而底筹工程却将其改造为"
蓄而不壅"
的巨型水囊,一旦水量积聚过甚,城基必受其害。
李明衍拂去额头的汗珠,手指在图纸上勾画着复杂的水道系统。
最为棘手的是,整个底筹仅有一处主闸与三处副闸,若遇大水,泄流能力远远不足。
他的心跳不断加速,手中的竹简几乎握不住——这个设计,若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是敌军集中攻击闸门,必将酿成巨祸。
"
难怪信陵君将禹工遗迹清空,又将卷轴深藏,"
李明衍喃喃自语,"
他心中有愧,却又别无选择。
昔年窃符救赵时尚且背负欺君之名,更何况此等违背水道之举?"
李明衍将残烛挪近,取出随身携带的算简,开始一系列复杂的计算。
流量、水压、地形坡度、土质承重他将水文各要素逐一量化,推演出不同情境下的水势变化。
"
禹王之道在于疏导,信陵君之意在于蓄守,如何调和二者"
他反复自语。
"
不能完全改变底筹核心,但或许可以"
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铺开一张新的羊皮纸,迅速勾画起来。
他的设计思路是:在不改变底筹主体的前提下,增设一系列隐蔽的辅助疏水道,形成"
暗渠九道"
,每道暗渠都隐藏在不同位置,平时封闭,危急时可打开,分散水压。
更为精妙的是,他在每个暗渠入口处都设计了特殊的水阀机关,唯有按特定顺序操作,才能正确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