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据闻李水官设计此渠,自泾水引出,沿山而行,全长三百余里,称可灌溉四万顷良田。
然我翻阅古籍,皆言水就下而行远,泾高渭低,水何能逆流而上?更况此渠要穿山越岭,如何保证不渗漏崩塌?"
卫贞说话间,手中不断翻动竹简,摇头晃脑,"
更有甚者,我听闻工地已发生塌方事故,地下暗河险些冲毁大段渠道,此等险情如何防治?"
此言一出,殿内官员纷纷侧目。
李明衍心头一凛,暗河之事乃是内部机密,卫贞为何知晓如此详细?朝中定有内鬼!
,!
李明衍正欲发言,却觉口干舌燥,思绪混乱。
殿中数百双眼睛同时注视着他,如芒在背。
那种千钧压顶的感觉让他回忆起初到这个时代的无助——他是个水利工程师,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朝堂辩手!
就在李明衍迟疑的刹那,郑国沉稳地向前一步,拱手道:"
回卫大人,老朽且先解释几个误区。
"
郑国声音虽不洪亮,却清晰有力,"
您所言水就下而行远确实不错,但此渠设计巧妙利用地势落差,从高处引水,沿途降坡,确保水流顺畅。
泾高渭低一说,乃是针对两河交汇处,与上游引水无关。
"
他顿了顿,扫视全场,"
至于穿山越岭,我们采用层层叠压的石灰混合土筑渠,可防渗漏。
此法在蜀地都江堰已证实有效,万无一失。
"
卫贞冷笑一声:"
蜀地地形特殊,气候温润,与关中干旱多风截然不同。
况且蜀地水急坡陡,关中地势平缓,工法不可照搬!
"
郑国正欲回应,李明衍终于从最初的震慑中恢复过来。
他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朗声道:"
卫大人此言差矣。
水之为物,不分地域皆遵循相同规律。
关中虽与蜀地不同,但我们已对渠道设计做出相应调整。
"
李明衍声音渐渐坚定,眼神也随之明亮起来,"
至于暗河问题,确实曾经发生过,但已被我等成功化解。
实际上,我们将暗河纳入设计中,成为渠系的补充水源,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增加了水量。
这正是因势利导,化害为利的最好体现。
"
他说得专业而流畅,殿内众人虽不全懂,却已有人被其自信所感染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