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别人倒也罢了,唯独今科明经第一司马懿年方十八,自称十九,犹未加冠;然后文学第一的王粲王仲宣虽然加冠,却身体瘦弱……”
“都许了。”
公孙珣听到一半便不由撇嘴道。
“既然都如此渴求建功立业,何妨成全,让王粲随行王象学做军中文字。
至于司马懿,便许他加冠从军为……徐晃部队率,然后我给他取字,反正必然是仲达嘛……只是不晓得他家里兄弟八个,伯仲叔季和最小的必然是幼达外,其余三人该叫什么!”
堂中十位重臣不由再笑,唯独审配笑完之后依旧欲言又止。
“正南有话便说。”
公孙珣愈发不以为意。
“做了相国,反而与我生分了吗?”
“殿下!”
审配稍作思量,却是昂首以对。
“臣也想仿效这两位从军上前线……”
堂中其余几位相国和董昭登时肃然,公孙珣却哑然失笑。
“臣以为镇东将军虽然将才卓异,乃是少见之通才,但其人为人刚傲,对上徐州一些无名小辈,说不得便会大意……”
公孙珣不由心中微动,继而敛容。
“而臣与关镇东多年相知,若臣去青州以作其人后任,则必可保青州无虞,也能让关镇东得以放心身后,施展将才于前线。”
言至此处,审配便在堂上大礼相拜。
“臣知道,即为左相,至贵也,臣也常常想,昔日随殿下渡河至襄平时,何曾会想过有今日之贵?而既然享此大权至贵,便当谨慎为事,不负殿下厚恩,尤其是不该再求军权,唯独关镇东性格太傲,非臣这个多年故旧,恐无人能相制……所以,臣愿辞去左相,以正视听!”
堂中除了十位重臣之外,只有一些记录、戍卫的义从而已,一人开口,其余人自然噤声,所以一旦无人说话本就安静到一种鸦雀无声的地步。
然而审配此举,却似乎让大堂上的寂静更上了一个层次。
正是落下一根针也能听到了的地步。
不过这种寂静只持续了片刻,公孙珣便站起身来,上前扶起了审配:“凡十八载,正南任事之果敢依然如旧,并不为今日功成名就而变,这是我的幸事……为制度计,你请辞左相之事我准了,但正南居青州为云长坐镇之时,此位必然空悬以待君归。”
堂中诸人随审配一起,齐齐下拜。
—————我是悬位待君的分割线—————
“建安六年,本朝太祖称燕公建制方数月,中原将起大战,左相审配以青州牧关羽刚傲,请辞出青州为辅。
太祖叹之,握其手而对:‘凡相识一十八载,固知正南敢任事也,以制度计,许辞,然左相之位当空悬以待君归。
’后以冀州牧董昭代行左相事,昭大喜,其弟董访惑之:‘左相固审正南所属,战事起,兄劳其事,然殊无所得,何喜也?’昭嗤曰:‘燕公固知审正南一十八载敢任事,吾亦知燕公一十八载未尝负人也!
今行左相事,焉无所得?!
’访惭而退。”
——《世说新语》识鉴篇,!
辽东至于西域,绵延万里为祸,而轲比能屡败屡起,战和不定,堪称枭雄。
辽西一次,前年的时候为控制阴山是第二次了,但依然只能败而不能灭……看着吧,迟早要北上与他算总账,唯独此时却只能稍待,你继续!”
“还有平州!”
吕范继续俯身以对。
“平州右将军处,一直没有半点回应,甚至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动员出兵之意。”
如果说陕州一事本在预料之中,公孙珣的狠话大家也没在意,那此言一出,堂中其余九位重臣就都有些神色怪异了,连贾诩和荀攸这种人都不好装作无动于衷的……没办法,这事太敏感了,偏偏又极为重要,而且牵连甚广。
“让子义回去。”
果然,公孙珣面色不免难堪,却又早有预案。
“事关重大,不能坐视我这位岳父大人犯糊涂!
他只想做汉室忠臣,却不想想,如此大局之下,他但凡不出兵,我便要留下兵马看守卢龙塞与渤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