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两大学院的争抢之间,老皇帝每日都乐得像朵老菊花一样。
除了老皇帝,朝中致仕的官员也多有到知行学院任职的。
也有人更喜欢桃花源的生活,因此前往河湾村知行学院去教学的。
京城知行学院女校建立起来以后,张梓若立刻前往宫中,请皇太后和诸位太妃们前来任教。
而学有所成的秀女们则担任助教。
小公主也哒哒哒欢快的跑到女校去上学。
放眼整个大魏朝,对比各个学院,知行学院的学生可以说是最乖巧的。
谁也不知道学校内负责喂养动物、打扫卫生、看守仓库的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反正不惹就对了。
而三所知行学院之中,数京城男校的学子最有耐心,这点是京城女校和河湾总校公认的。
毕竟校长不凡,极为磨练耐心。
在三校夫子的悉心培养之下,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开始进入朝堂。
河湾知行学院,原物理班的陈泽,之前南下考察船队与生意,回来后悉心学习,考上后进了工部。
他表现出色,得了云淮的任命,专门负责带人建造出海的大船。
二皇子和兵部往船上安装火炮。
方远、吕立等人,考取功名以后,外放为官。
早已考取功名,在外为官期间,政绩斐然的何乐,则被云淮提拔,重回京城为官。
原在河湾文化报部任编辑的吴攀、陈兴等人,原河湾知行学院的夫子们,自做了官后,致力发展民生,卓有成效,也都陆续得到了提拔,或调任京城,或成了当地的大官要员。
照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任以后,收服不服自己的官员,官位虽低,却逐渐成了当地官员的领头羊,带领大家把当地建设发展的极好。
他们利用云淮开通运河的便利,修建码头,招标修建囊括各地货物的大型标志性商场楼。
照儿召集有一技之长的百姓,以山海经为主题,开始打造各种机关模型,修建大型洪荒文化园,带动就业。
另召集读书人写诗、写词、写文章,作画布景,使文化园成为玩乐与增长知识兼备的地方。
报纸发广告,开招聘会,引进人才,引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紧抓教育,使经济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
他在任的几年内,当地打败各地卓越的竞争对手,一跃成为大魏朝的新秀,成为各地人都乐于去参观购物的地方。
他的官位一升再升,一路升到太守,然后被云淮调回京城,任督察院左副督御史。
同他一起长大的安安、大宝、多粮、虎娃等,也都参加科举,陆续进了朝堂。
进了户部的大宝,成了户部尚书的心头宝。
安安进了翰林院;二蛋和多粮去了负责海上对外贸易的市舶司;虎娃和王孩儿去了火器营。
其他考上的小伙伴们也各有归属。
而落考的石头和过于活泼的猴娃,被留在京城的照儿、安安、虎娃等人,压着头补习,每日读书读得天昏地暗。
京城男校出来的人才更是不用说,如星星一般散落各地,照亮一个又一个地方。
京城女校的第一名,是公认的德才兼备,嫁给云淮做了皇后。
凡是上了女校的女子们皆倍受各家的追捧。
然而,这些女学生们不仅有了不输男儿的才华,也有着不输他们的志气,一心想着建立自己的事业。
张梓若在朝为官,为天下女子们开了一条先河,铺平了一条道路。
女学生们以她为榜样,不断奋斗,努力造福百姓,做出成就。
云淮顾及天下读书人的反应,虽未改变科举制度让女子参加考试,但对有突出贡献的女子,照样封官,让女子逐渐进入朝堂。
朝堂上不知不觉已经换了许许多多的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几乎都出自知行学院。
其他人虽不是知行学院的学子,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