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根据二十一世纪二十二世纪的蓝星各个国家探测发现,蓝星历4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正撞上火星,将其外壳直接撞碎,内核中氧化铁等喷发到表面,使它变成红色。
撞击后,火星内核变冷,磁场随之消失,以致难以吸附大气层。
火星上原本丰富的水源渐消失,目前主要以冰的形式,保存在两极。
看过米国大片《火星救援》的人都知道,火星上常年沙尘暴,一刮就是几个月,不太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风速可达180米秒,远超地球上最大风速60米秒,但气压不足地球的1,不可能出现《火星救援》中,火箭被大风吹倒的情况。
因颜色赤红,古代东西方对火星均不抱好感。
西方人称它是战神,主杀戮,东方人则将它视为“灾星”
。
然而,自伽利略后,西方人对火星的兴趣与日俱增,而东方人对它的兴趣反而降低了。
其中幽微,值得钩沉。
华夏的古人们原本对颜色可怕、忽远忽近的火星就没什么好感,见它“突然”
出现在天空的其他领域,自然心生恐惧。
称它为“其行无常,司无道之国”
,《史记》中说:“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
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其中“荧惑守心”
,即火星停留在心宿中,尤其让古人不爽,被认为是“大人去政,主去其宫”
的恶兆。
这种情况大概每80年发生一次,此外,每40年会出现一次类似“荧惑守心”
的现象,恰好契合了古代农耕社会超大饥荒的发生概率。
传统农耕生产效率低,饥荒年年有,每10多年会发生一次大饥荒(清朝中期以后,因人口增长过快,每七八年便会发生一次),超大饥荒的频度则为每40至50年一次。
造成超大饥荒的原因很多,如火灾、水灾、地质灾害、瘟疫、战争等,很难归因。
于是古人们便把脏水泼在火星的头上,简单方便,且没人喊冤。
所以,华夏的古人直称火星为荧惑星。
(未完待续)注:本章数据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申请删除。
:()星际旅行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