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不也是么,人家画个天父一家的宣传画,你在那儿纠结牛。”
脱欢一摊手,不甘示弱地说:“总不能只准你钻牛角尖吧。”
“名字不重要,反正都指的同一个神。
那时候的人们,认知能力有限,自然理解不清楚。”
郭康说:“就像长生天也是天父,在波斯那里也是胡大一样,这些名字都是不同地方的叫法而已,没有影响的。”
“天父耕田什么的,就不说是不是符合教义了,特意加头牛,是什么情况?”
狄奥多拉举了个例子:“总不能说,天父、天兄等等之外,还有个天牛吧?”
“哦,那叫天之公牛。”
郭康略一思忖,开始临时补充设定:“有这个神话的。”
“行了行了,这边还有几张呢。
看完之后你们再吵,我还得给王师父写个反馈去。”
郭康制止道。
两人倒是都听他的,便不再争执,跟着他一起看其他挂画。
这些画,同样都是专门印出来做宣传用的。
在广泛散发之前,会小范围流通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
他们的参观,也是其中一环。
按流程,每次朝廷有什么政策需要宣传,就会发给礼部研究。
礼部那边专门有个委员会,成员包括礼部官吏、军官、教会人员和有名望的民间父老。
王大喇嘛和几个高级教士,就在其中,时不时就得去和他们开会。
研究完成之后,他们会召集专业人士,进行设计,然后把设计好的稿件下发给各地的官府、教会,让大家照着去张贴、涂画。
这其实也是一种传统了。
最晚在汉朝的时候,官府就开始在显眼地方的墙上,书写法令,以此向往来民众进行宣传。
这个习惯,之后一直延续下来。
等到纸张发明之后,又多了张贴告示的方式,花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简便。
紫帐汗国这边,识字率一直不够理想,哪怕官府和军队一直在努力,进展还是不够快。
朝廷有统一政令的需求,但各地语言之间的差距远甚于中原。
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难度反而没有很大。
因为各国文字,虽然写法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从后世出土的竹简看,秦国在南方,接收了大量原楚国的官吏。
而这些人,学习秦国文字,使用秦国格式的公文,前后只花了几个月,就都磨合好了。
可见,文字差别并没有那么严重,各国行政机构的运作模式也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但是,这边就不行了。
各地的方言千奇百怪,从克里米亚草原到希腊山区,差距大的离谱。
绝大部分地区根本没有什么文字,有文字的地方也不怎么好用。
写一大段文字公告,当地人就没一个能看懂的。
哪怕这些年,朝廷一直在努力推广,很多人的文字水平也很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