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一时期,幽州、冀州,都有类似的传言。
但事情都是两面的,佛教的快速传播,也同时给想要造反的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很快,就有人学会了用佛教经义,更高效地组织造反。
而且,这种理论,还迅速和本土传统结合起来。
“我说这些干什么。”
郭康连忙表示不会:“而且就是念个书,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晋书》说他改姓姓李,《资治通鉴》则说他自称姓刘。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刘的可能性反而大一些,李姓倒像是唐朝自己的说法了。
因为在此人前后,有一大堆自称姓刘的沙门造反。
显然,是他们把佛教的“救世主”
,和本土的刘氏复兴,给缝合到一起了。
人家给他发佩刀的时候,他就没怎么反应过来,稀里糊涂就被狄奥多拉裹挟着收下了。
回去之后,郭破奴果然大怒不止,天天要找狄奥多拉的麻烦,连训练士兵的事情都耽搁了。
郭康对此完全没办法,只能尽量躲着。
当时的百姓,对大秦国可能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大家都是秦,大概可以互相帮个忙。
然而,各个地区的情况,其实差不多。
这会儿大秦国自己,也正在被蛮子蹂躏着呢……
“可能觉得你年轻有为,很吸引人吧。”
脱欢说:“我估计,奶奶今天喊你来念,本来就是想要让你展示一下的。
趁这個机会,在出行之前,把伱那身行头,还有那佩刀,都给大家看看。”
一直到隋唐,这类传言都经常出现。
隋朝末年,虽然关于李氏的谶讳很多,但金刀谶依然流行。
当时还有童谣说“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流,不决则沥”
,几乎就是直说了。
佛教本来是“胡教”
,地位算不上多高。
最早得到官方推崇,是在后赵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是中亚那边过来的胡人,石赵政权对于佛教很是青睐,佛教教义也有利于让民众在乱世中麻醉自己。
而金刀谶的影响,已经触及了王朝顶层。
南齐取代刘宋之后,萧道成有次拿金饰的小刀吃瓜,大臣立刻劝谏说,宫廷内外都在盛传金刀的说法,不可以触及这个忌讳。
萧道成很是担心,最后决定把宫里所有金柄的器具全都换掉。
而且,在南北朝那会儿,卯金刀的谶讳,还和佛教结合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