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元承双从小长在坤宁宫,在外人看来,她为皇后嫡出,又是国朝第一位公主,自然事事顺遂,享尽荣华,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并不是这样。
皇宫是个看似高高在上,实则暗藏污秽的地方,最不可直视的便是人心,纵使她贵为公主,也躲不过阴谋诡计,甚至险些丢了性命,幸得被两位皇兄所救,才不至华年早丧,却也自此养成了个谨小慎微、多愁善感的性子,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软弱极了。
后来,她渐渐长大,度过了一段漫长又乏善可陈的日子,直至太子妃入宫。
赴尚书堂的路上,她远远望见兄长在刁难太子妃,却不敢上前阻拦,又做不到视而不见,于是悄悄躲在一旁听着,还好太子妃应对自如,也让她渐渐鼓足了勇气,寻了个借口走上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拉着兄长快步离去。
其实,她注意到了太子妃打量的目光,那目光与她在宫里遇见的人都不同。
太子妃的目光中流露着善意,是纯粹欣赏的眼神,元承双下意识又觉得自己想错了,像她这样胆小怯懦,连结交友人都不敢的人,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
新岁,春回大地,太子妃已入宫近一载,太子、太子妃二人的关系沦为宫中私下议论的谈资,却无人不称得一句天作之合,他二人郎才女貌,意气相投,又皆品性端直,宽以待人,羡煞一众人也,她亦不例外。
然比之更欣喜的是,她结交了太子妃这个朋友,让她在这枯燥乏味的宫中添了许多色彩。
她们总在太液池边上的万春亭小聚闲谈,聊长安城,聊江南的风土人情,她也因此从谢杳口中留下了一点关于谢景的印象。
可惜,好景不长,太子妃及笄当日应诏出宫,此后久居宫外,无甚机会与她相见,她只好日日盼着,盼着自己来年及笄开府,便可借机一叙,畅行往来。
大晟,朔光十七年,元承双终于等来了自立门户的那一日,却不想,随之而来的,还有外祖为她议定的婚事。
她无甚想法,只觉不去和亲就已是最好的结果,毕竟,民间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家子弟、皇室子弟的婚事向来更是身不由己。
还未待她启程,宫内便传出了骇人的消息,她的皇妹,大晟的端淳公主薨了,祸不单行,她随皇兄匆匆回宫的那一夜,太子妃被歹人挟持出京,失了音讯,她因而耽搁了行程,暂且不用面对那令她毫无头绪的婚约。
说来也巧,她启程去洛阳的那一日,恰逢太子、太子妃归京,车马路遥,相见总是不易的,元承双执意等在开远门外,誓要见他们一面。
她不时掀开窗帷,四下张望,生怕与他们错过了。
与她的车驾相对而立的另一辆马车上,走下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他一身月白色衣裳,连斗篷都是素白色渲染着远天蓝,似是万里晴空飘着的一朵白云。
这人竟和她衣裳的颜色如出一辙,元承双灵光乍现,难道他是……阿杳的兄长?她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也不知是何原因作祟,她竟鬼使神差地走下马车,隔着帽上的帷纱,偷偷打量着他,霎时,谢景忽然毫无征兆地向她望过来,骇的她下意识攥紧了手心。
元承双舒了口气,缓解莫名紧张的心绪,隔着帷纱,他又不知道自己在看他,慌什么?更何况,他看过来多半也是跟自己一个缘故——衣裳的颜色。
谢景用余光打量着对面头戴帷帽的女子,心中多了几分好奇,这世上竟有与他眼光如此一致之人,真是有趣。
不过,只瞧着她的衣裳,就能知晓,这女子绝非寻常世家子弟,他没理由无端前去相交。
彼时,缘分未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