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鸦片战争以来,英、法等列强凭借海上优势,在中国东南沿海肆虐横行,极大的冲击、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石。
清王朝面对有海无防、处处挨打的局面,一改历代备边多在西北的格局,转而重点加强海防建设。
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积极主张将练兵、制械、加强海防、徐图自强作为立国“一件大事”
,鼓励洋务派官员不必顾及顽固保守派的指责,尽心兴办。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洋务派的信任与倚重,更重要地是反映了清王朝国防重点的转移。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沿海地区陆续开始了造船、造炮、修筑炮台,编练新式海军舰队的活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直接与英国侵略军交战的林则徐深刻感受到近代海军的威力,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最早提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构想。
但当时朝野却仍昧于世界大势,还认为中国是位于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
,外国仍是远逊于中国的“蛮夷之邦”
,“师夷造船”
有失“天朝”
体面,所以不仅安于现状,而且反对买船造船。
林则徐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想法和实践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道光皇帝甚至在林则徐建议造船的奏折上批道:“一片胡言”
。
林则徐建立近代海军的方案被否定,有名无实、落后**、早就不堪一击的绿营水师仍是当时中国惟一的水军。
虽然后来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湘军在江南多次与太平军进行水战。
不得不建设水师,但仍然都是旧式水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英法侵略军从海上进攻,最后直入都城,使朝野深受震动,一些人开始认识到近代海军的厉害。
从19世纪60年代初清廷开始考虑仿造或向西方购买军舰,这时,距林则徐提出的建立近代海军的建议已整整20年!
而就在这20年间,西方的海军取得了飞跃性发展,蒸汽军舰已逐步取代风帆舰艇成为了海军主要舰只。
尽管清廷开始较以往重视海军建设。
开始海军的初创。
但与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面临的险恶的国际形势相比,清廷对海军的重视显然不够,所以海军发展很不理想,新式海军的发展极其缓慢。
更为重要的,是在后世看来也更难理解的是,当时全国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海军指挥机关,各支水师皆由当地督抚管辖。
本就很难协同作战,而各省督抚更将水师看作是自己的私产,不但难以调遣,更是不愿改变。
象长江属南洋管辖,南洋大臣名义上有对长江水师的节制权,但当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奏请将南洋各水师统一整编。
去除旧式帆船,改换成蒸汽舰艇,对此,统管长江水师的长江巡阅使彭玉麟竟以种种理由推托。
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号令都很难在自己所辖的长江水师中贯彻,全国海军的整体状况便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
清廷仍是用管理传统水师方法管理近代海军,根本未意识到近代海军装备技术相当复杂。
必须统一,系统管理高度远非旧式水师可比。
何况,朝野许多人都认为建立海军衙门这样一个中国传统“六部”
所没有、只有“夷狄”
才有的新机构,意味着“以夷变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