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院交锋(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是如何知道法德两国会如此的呢?”

郭嵩焘想起林义哲在“遇事乃发”

的木匣里写的那些个关于滇案事态发展的预测,不由得感叹起来。

郭嵩焘并不知道,在李鸿章通知威妥玛不以他为谈判对手之后,威妥玛仍不甘心。

他以未接到政府任免命令为由,继续以首席谈判代表的身份去找李鸿章,为了加强自己说话的份量,威妥玛还拉着两位英国海军分舰队司令瑞德尔和兰博特一同前来,显示他仍然对英国舰队具有影响力,藉此向中国方面表示如有必要,仍将以武力为后盾。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鸿章根本不买帐,只是以私会的形式接见了他们,对于谈判,李鸿章只字不提。

由于威妥玛的一意孤行,让英国在外交上处于空前孤立的地位。

一开始,当天津和谈的消息传出时,就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广泛注意。

会议期间,俄、美、法、德、奥匈帝国及西班牙等驻华公使先后以“避暑”

为名,齐集天津,密切注视中英谈判的进展。

几个月来威妥玛在对华胁迫的问题上已经与各国形成了隔阂与不和,他越是强调不容他国干预其事,越是表明他对别国公开的或暗中的干预抱有顾虑。

而事实上,这时美国公使西华曾经一再向中国表示愿意调停,德、俄、奥等国公使也有类似的表示。

他们尽管没有提出什么积极的调停办法,但这种表示本身对李鸿章却提供了“联络各使,以间其(英使)党援,而讽令公论”

的机会,威妥玛知道如果不迅速达成协议,对于自己和英国已经没有丝毫利益可言。

此外,当时中外关系中另外一件事对谈判也起了意外刺激的作用,那就是中德修约。

早在1873年,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就提出了修改1861年条约的要求,但德国当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而到了1875年5月,当威妥玛对中国的威逼正达高峰时,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vonbrandt)提出修约的具体要求十六款,而着重在增开口岸及其他通商权的扩充。

中英天津谈判期间,巴兰德又乘机活动,告诉李鸿章说:“通商添口各事,……将来如能(与英)议定。

德国修约亦即照行,不必另起炉灶”

等于在增开口岸问题上支持英国对中国施加共同压力。

而李鸿章在对英强硬的同时,也考虑到将来德国“修约添口,定是照英国定议办理”

,认为如果能拒绝掉英国人的勒索,便是“一举两得之计”

,是以对英态度益加强硬。

德国人见势不妙,又打听到英国人不打算在马嘉理事件上和其他国家分享从中国得到的权益,事实上之前由威妥玛主导的这一次中英谈判的过程。

已经显著地暴露了英国在侵华问题上与其他列强的疏远,因此,这一次的天津谈判就成了在华列强所谓“合作政策”

寿终正寝的标志。

俄、美、法、德等国对于中国可能给予英国的新权益想当然的认为应该“一体均沾”

,对威妥玛撇开它们、在和中国的交涉中独断独行的作法大起反感。

这些国家的公使,以冷淡和观望的态度对待清政府给威妥玛的不以他为谈判对手的照会,而在威妥玛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时,法国政府第一个表示了“关切”

俄、美、德三国自然也不甘寂寞,发表了类似的声明。

事实上他们已经开始考虑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并以此为条件,换取中国的好感和在华商务权利的扩大。

正是如此,所以才有了今天郭嵩焘张德彝在报纸上看到的那些声明。

当然,郭嵩焘和张德彝也不会想到。

是谁向众多外国报纸透露的威妥玛和柏郎在上海密谋的消息。

“大人,马车备好了。”

这时郭斌走来说道。

他早已得了郭嵩焘的吩咐,预备了马车去英国外交部。

“得,今儿个,咱们不去英国外交部衙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海兰萨领主君临彼岸物以稀为贵拒不肯做白月光我能点化万物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穿成女主的反派姑姑寸寸销魂开局一首十年打穿娱乐圈漫展之下成婚后,我和病娇联手了遮天之意在至高科普精灵:最强宝可梦教父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守寡后我重生了点将仙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皇兄万岁我的重返人生鸿天神尊末世之召唤悍妞从大体老师开始的亡灵机甲传说重生之年代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