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们管方媛叫令人开心的太阳花,管苏安叫腼腆的东方公主,陈柏叫忧郁玫瑰,齐亚女叫毛茸茸的小可爱。
老人们还关心齐亚女为什么放弃形象,听到齐亚女不想因为杂事影响学习的解释之后,叹息的认为,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放弃自己的生活,并且亲切的多贴了他好几下。
当然,还有身份最独特的,霍莉的同性爱人克莱尔。
两位老人对她的称呼也是最亲切的,称呼她为——“我们的小女儿”
。
没错,看起来更加成熟、持重的克莱尔,其实年纪还要比霍莉小一岁。
克莱尔的家庭和霍莉类似,也拥有两位妈妈,但是和妈妈有血缘关系,出生于大西“全女社区。”
这种情况,在大西的中层里很常见,这一类女性对于生育和家庭的选择更加慎重,通常不会和boy组成家庭,因为这样的“消费”
太高,寿命又短,太不稳定了。
如果有生育计划,最好的,就是和另一位女性合作,在经过细致的磨合与尝试,确定双方都满意之后,才共同生育抚养一或两个孩子。
她们之间的关系,或许是恋人、或许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也可能只是相互信任的朋友——
她们聚集在一起,生育女儿,共同抚养,人数多了,就形成了“全女家庭”
、“无boy社区”
。
全女家庭的抚养者们,对待孩子,是不会有一点随便的,譬如克莱尔,在她出生前,妈妈们就对她的教育与未来,就有了完整的规划,从幼儿早教、到一体私立,再到专业与职业发展,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甚至在她真正出生五年前,家里就已经存好了孩子的教育基金——
而不是像霍莉这样,学费依靠助学贷款,还因为生活费不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国度定居打工,一年之后才毫不在意的继续回到斯鲁。
克莱尔其实很感激这一点,因为如果不是霍莉休学一年,她们不会成为同班同学,也不会这么早成为恋人。
随性而自由的霍莉,对于从小就规规矩矩、活在规划里的克莱尔来说,简直像是发光的旋涡一般吸引人的存在。
和霍莉青春期对boy还有一些好奇不同,克莱尔是天生的喜欢女孩,甚至她的童年和成长期都压根儿没有男性存在。
因为两个妈妈中,有一位是可以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一岁之后家里就没有再请人帮忙。
克莱尔很小就学会了在“妈妈”
工作时不去打扰,独立玩耍,社区的早托中心里,她也是最早做到独立穿衣、独立吃饭、送托完全不哭,还会自己换鞋放书包的宝宝。
她甚至很长一段都没有性别的概念,认为社区里少量的“叔叔们”
是有点奇怪的人,学校里零星的小男孩儿,只是“发育迟缓”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的矫气小孩儿——
直到好几年后某一瞬间,小小的克莱尔才后知后觉,啊,原来世界上还有女人男人的区别,那些她觉得有点奇怪的“人”
,其实都是boy。
但就算知道,年幼时的理解也早已深深植入克莱尔的脑海,她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生命重要的角色,不论妈妈、老师、朋友,还是家庭中的爱人、孩子,当然也应该是女孩子。
这简直是不需要思考的事。
爱屋及乌,即便昨天才第一次见面,克莱尔对和霍莉极度相似的两位“母亲”
,也觉得格外的亲近,她昨天第一次上门,今天就已经像是主人一样,熟练的为同学切开准备的小点心,询问大家喜欢什么花纹的瓷器。
家里的各种材质图案的餐具很多,但没有一张可以待客的大桌,所有同学都只能端着漂亮的蛋糕碟和咖啡杯,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品尝——
因为霍莉的妈妈们认为生活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客人,她们不会为了客人的需求,增添自己不需要的家具。
克莱尔被爱人的家庭氛围同化,已经认为这种态度又浪漫又cool,不过对于第一次来的同学,还是笑着表示了歉意,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单人位的沙发,上面的盖巾是老太太特意从沙漠民族手里买来的,哦,那边的高脚凳也不错,坐在上面,可以欣赏窗外的雕花铁栏……
好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们,也一点不会觉得这样的招待冒犯。
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大东人苏安,也在尝过小饼干之后,满面新奇的端着咖啡杯,站在了书架前。
老人的房子里有很大的一面书架,除了杂志图书,还在中间腾出了一部分空间,用来展示照片和艺术品。
圈口小了的钻戒、羚羊角、霍莉的领养文件、印第安风格木雕、刻着字的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