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长河谣第一章河畔初遇民国二十六年,秋,永定河畔的芦苇荡泛着白茫茫的一片,风一吹,像极了铺在地上的雪。
十六岁的林晚星挎着竹篮,踩着湿软的泥土往河边走,篮子里是刚从自家菜园摘的青菜,要送到河对岸的外婆家去。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辫梢用红头绳系着,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走到渡口时,正看见一艘乌篷船慢悠悠地靠岸,船头立着个穿着灰色学生装的年轻男子,约莫二十出头,背着一个旧帆布包,手里还拎着一个木盒子,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姑娘,请问往北平城去,走这条水路可行?”
男子开口问道,声音温和,带着点南方口音。
林晚星停下脚步,抬头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可行是可行,不过最近河上不太平,常有乱兵出没,你一个人赶路,可得小心些。”
男子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多谢姑娘提醒,我叫沈书言,是去北平求学的。”
“我叫林晚星,就住在这河边的林家村。”
林晚星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村落,“这船是王大伯的,他常年在这河上摆渡,你要是信得过,就坐他的船去吧。”
沈书言谢过林晚星,转身跟摆渡的王大伯商量起船费。
林晚星站在一旁,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莫名觉得,这个叫沈书言的男子,和村里那些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不一样,他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像极了她偷偷读过的那些旧书里描写的文人墨客。
等沈书言上了船,王大伯正要开船,林晚星突然想起什么,快步上前,从篮子里拿出两个刚蒸好的玉米饼,递给沈书言:“路上可能要走很久,这个你拿着垫垫肚子。”
沈书言愣了一下,接过玉米饼,感激地说:“多谢林姑娘,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乌篷船缓缓驶离渡口,沈书言站在船头,朝着林晚星挥手。
林晚星也挥着手,直到船影渐渐消失在芦苇荡深处,才转身继续往外婆家走。
那天的风很轻,阳光也很暖,林晚星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了一圈圈涟漪。
第二章烽火骤起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晚星渐渐淡忘了沈书言。
她依旧每天在家帮着父母打理菜园,偶尔去河边洗衣,平静的生活像永定河的水一样,缓缓流淌。
直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消息传到了林家村。
村里顿时乱成了一团,男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女人们则躲在家里偷偷抹眼泪。
林晚星的父亲林老实是个本分的庄稼汉,他把家里的粮食藏了起来,又把林晚星和妻子李氏叫到跟前,严肃地说:“如今世道乱了,你们娘俩可千万不能出门,我出去看看情况。”
林晚星心里很害怕,但还是点了点头。
她知道,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出去。
没过多久,村里就来了一队日本兵,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林晚星躲在自家的地窖里,听着外面传来的惨叫声和枪声,吓得浑身发抖。
李氏紧紧抱着她,不停地念叨着:“老天爷保佑,千万别让鬼子找到我们。”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声音渐渐平息。
林晚星和李氏从地窖里出来,眼前的景象让她们惊呆了:村里的房屋大多被烧毁,到处都是尸体和血迹,原本生机勃勃的村落,变成了一片废墟。
林老实也不见了踪影,林晚星和李氏四处寻找,最终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胸口插着一把日本兵的刺刀,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在控诉着什么。
林晚星扑在父亲的尸体上,哭得撕心裂肺。
李氏也瘫坐在地上,泣不成声。
失去了父亲,这个家就像塌了天一样。
就在林晚星和李氏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她们面前——是沈书言。
此时的沈书言,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书卷气,他穿着一身军装,脸上带着几分坚毅和沧桑。
他看到林晚星和李氏,快步走上前,问道:“林姑娘,你们没事吧?”
林晚星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看着沈书言,哽咽着说:“我爹……我爹他被鬼子杀了。”
沈书言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叹了口气,说:“林姑娘,节哀顺变。
如今北平沦陷,鬼子到处作恶,你们留在这里太危险了,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林晚星和李氏对视一眼,她们知道,现在除了相信沈书言,别无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