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那“即事名篇”
的写作方法,直接开导了中唐时期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他那些叙事诗,如《兵车行》、“三吏”
、“三别”
等等,实际上就是新题乐府。
杜甫运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并充分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榜样。
诗,在他手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用诗写传记,写游记,写自传,写奏议,写书札,总之,凡是他人用散文来写的,他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
在他之前,七言律诗,照例是用来歌功颂德或应酬的,但他却用来反映现实,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变革。
最后,有一点我们还必须谈到:杜甫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爱国爱民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乐观精神和顽强意志的诗人,尽管吃尽苦头,也从不曾悲观消极。
这也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不可能是一种浅薄的现实主义,而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
《洗兵马》可为代表。
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大快人心的胜利形势:“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中兴,赞扬了郭子仪等中兴诸将,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但另一方面又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并以幽默而夸张的口吻嘲弄那班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田家望望惜雨干。
布谷处处催春种。”
诗的结尾,进一步通过美妙的幻想提出了千千万万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宾长不用!”
全诗的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王安石选杜诗,以此篇为压卷,是有眼光的。
此外,《凤凰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的作品。
伟大的诗人杜甫,他的成就是难以尽书的,他对后代的影响也不只是在文学方面。
大政治家王安石、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诗人陆游和顾炎武等,都无不受到这位诗人的教益。
一千二百五十年过去了,但当我们读到这位诗人的作品时,还宛如对面。
人民是不朽的,深切关怀人民的杜甫的诗篇,在人民心目中,也必愈益光辉灿烂,万古长存!
本书由拙作《杜甫研究》中的诗选部分改编而成,书的《例言》基本上也就是该卷的《前言》。
关于注解,除新注外,对于旧注,也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这些补充,一般附见于每首诗注的末尾。
这篇文章原为纪念杜甫而作,用代前言,似尚无不可,但也作了必要的充实。
衷心希望读者的指教!
萧滌非一九六二年十二月
一九七八年五月再次修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