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望望,是望而又望。
乾元二年春有旱灾,故农民盼雨。
大家都报喜不报忧,这种情况是没人来反映的。
[三九]布谷,催耕之鸟。
[四〇]这句遥接前只残邺城句。
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战士。
淇是淇水,在邺城附近。
[四一]城南思妇,泛指战上的妻子,不必妮定长安城南。
这是用爱情来鼓励士卒作战的。
[四二]战事一天不结束,战士便一天不能团聚,社会也一天不能安定,故杜甫有此愿望。
杜甫当他表达对天下后世的迫切愿望时,总是在诗的结尾用“安得”
两字。
这里他是切盼他所表扬的二三豪俊能成为这样的一个“壮士”
的。
——关于这首诗的题旨,前人说法颇纷歧,且展开了争论。
钱谦益以为“刺肃宗不能尽子道,且不能信任父之贤臣以致太平”
,是有见地的,但句句都解作刺肃宗,却未免“深文”
,且不近人情,违反诗的基本情调。
不过,象浦起龙所说“钱笺此等,坏心术,堕诗教”
,也是唯心的论调。
因为问题是在于能不能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写作此诗时的真实情况。
如果杜甫意实在刺,我们便应当指出这是刺,不能因为“坏心术”
而加以歪曲。
——关于此诗写作年代,我因一时还难确定,所以注文一开始就用了“大概”
二字。
有的同志肯定此诗作于乾元元年三月以后,五月以前,还值得商榷。
按《通鉴》卷二百二十一:“乾元二年二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邺城……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值钱四千,淘墙及马矢以食马。
人皆以为克在朝夕。”
这“克在朝夕”
与待所云“不日得”
正相吻合,如作于元年三月,则其时九节度尚未围攻邺城,未免言之过早,不切实际。
杜诗称人官爵,也很有变化,如乾无二年,郭子仪早已由左仆射改中书令,但《新安吏》却仍旧称他为“仆射”
。
由此可见,根据下称太子而称“成王”
,来定此诗的写作年代,也是靠不住的。
还有,王思礼加兵部尚书,事在肃宗乾元元年八月,见《旧唐书:肃宗纪》,如此诗作于乾元元年三月至五月,则杜甫何得预称王思礼为“尚书”
?此尤为此诗必作于乾元元年八月以后之明证。
其他姑不具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