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姐姐后悔自己没有去把父亲送过马路,后悔自己不该和父亲置气。
哪有孩子不挨打的,挨打的孩子也不该记恨父母啊。
姐姐去上班,三班运行,最开始不习惯,写信回来给母亲说,太辛苦了,太累了,腿都是肿的,她还是想回学校重新复读,这一年她一定好好学习,一定考上。
母亲心软,她心疼姐姐,她和父亲商量能不能让姐姐回来。
父亲坚决不同意,还是那句话:兰兰不是学习的材料,再读一年也考不上。
正巧,二中的庞老师上来办事,他曾是姐姐复习班的班主任。
庞老师以前也在煤矿工作,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拉去批斗,连带着他的家人一起遭殃。
他白天上班,晚上批斗,家里的一切都靠那个多病的妻子,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年龄还小,经常饿的哭。
母亲当时是班长,轮到她批斗的时候,她就让庞老师回家,有时候悄悄给庞老师家送点玉米面。
也就是这点交情,庞老师一直记在心里。
母亲是觉得人家一个文化人,那里会做那么坏事,她同情庞老师一家人。
庞老师后来落实政策,去了学校当老师,妻子也安排在学校搞后勤。
所以姐姐在复习班的时候,庞老师也是重点关照,无奈姐姐实在基础太差。
庞老师到家里,母亲直接问:“庞老师,我家王兰再复读一年,有没有希望?”
“她是挺勤奋的,可惜底子太差,再上一年技考高中进普通班可能没大问题。”
庞老师想了一会才回答,接着又说:“你家晓晓有点可惜,应该考中专,今年的专业多好啊,部队卫校,进去就当兵,女兵多神气,而且还算军龄,以后没有了,以后的卫校就是地方上的了。
不过,她读高中也好,进了尖子班,就是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了。”
晓晓就是我,出生的时候太小,父亲随便给我起名小小,学名王小。
后来该上学的时候母亲说,把大小的小改成日字旁带着希望的那个晓,叫王晓,小名叫晓晓,这孩子命大,就叫晓晓。
以后我的大名就是王晓。
但家里人和熟悉的人都叫我二妹,喊习惯了,整个矿上的人也都叫我二妹。
父亲在一边接过话茬:“兰兰上了高中,毕业后考不上,还不是一样在家待业等着招工,不如现在就出去工作的好。
上那个高中没啥意义。”
母亲最讨厌父亲这种认钱不认字的嘴脸,离刻反驳:“你懂啥,孩子多读书就是好,我要是多读书也不会跑新疆来,更不会嫁给你。”
庞老师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孩子多读书没错,早点工作也是对的,兰兰以后在工作单位也有学习的机会吗。”
当着外人的面,父亲和母亲不再争执。
但姐姐想继续复读的希望是彻底落空了。
姐姐作为新工人,联系三个月的技术比赛都是第一名,最后出徒比赛还是拔得头筹,获得奖励一本影集。
她自己也非常开心,和师傅俞飞成了好朋友。
俞飞是乌鲁木齐市人,家住大十字,平时不苟言笑,比姐姐大三岁,是高中毕业落榜来到毛纺厂的第一批女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