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一章 观潮上(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每年前来观潮的游客一直是络绎不绝,也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墨宝于后世传颂。

三年前杭州知府何文轩在海宁县修建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堤,在大堤往后数十丈的地方建起了一百零八座观潮亭,约有两三层楼高。

位置较好的三十六座为“天字号”

,位置稍差的七十二座为“地字号”

“天字第一号”

位于最中间的位置,是仅有的一座高达四丈的观潮亭,也比其余亭子大了数倍,从远处看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在其顶层靠外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天下观潮第一亭”

根据府衙的告示,每个“天字号”

观潮亭每次观潮的价格为二十两,“地字号”

为十两,而那个“天下观潮第一亭”

则需一百两。

江浙虽然历来都是富庶之地,但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花费也就二十两左右。

可尽管如此,只要是观潮之日,观潮亭几乎都是次次满座。

有富家公子三五成群前来吟诗作对的,有本地富商来此设宴待客的,也有一些前来公干的官员顺道来此见识这一奇观的。

总之,这一百零八座观潮亭每年能给杭州府带来数十万两的银子。

何文轩在杭州府上任已有七年,早些年在民间得了个“何不税”

的名号,只因其在户、丁、关、市四税之外总是喜欢巧立一些名目来征收税款。

所幸江南民众富裕,而遇到一些真正贫困的百姓也没有过分为难,因此何文轩增税数年并未伤及杭州根本。

而现如今钱塘江大堤已修观潮亭已立,虽说这个收费昂贵有些争议,但在杭州百姓心里,这却是何文轩为杭州百姓所做的最大善事之一了。

据说在修建大堤之前,来此观潮却被大潮卷入钱塘江的每年竟有数百人之多。

以往虽有木桩围栏,却也抵不住大潮猛兽。

其中也不乏一些水性极佳之人,但在潮去之后能游回来的寥寥无几。

如今大堤建成,普通老百姓于大堤之上观潮依旧不取分文,且再不用担心被浪潮卷走。

至于观潮亭收费,则是那些达官贵人的事了。

除此之外,因为有了这每年数十万两白银的正当收入,往年那些多出来的苛捐杂税何文轩也下令免去了许多,故而这两年何文轩的官声也好了许多。

今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正是观潮的好日子。

天公作美,万里无云,风吹着岸边的柳树哗哗作响。

虽说还有将近一个时辰才会涨潮,但是大堤之上的游人已经渐渐多了起来。

有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倒是携带了竹凳画板,在等潮之余作起了丹青。

没过多久,从后方的观潮亭传来了阵阵丝竹之声,也不知是哪家的贵人不甘寂寞,带了唱曲儿的姑娘出来游玩,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在观潮亭以北约十丈处,有一条东西方向宽达三丈的大道。

据说是为了免去来往贵人车马颠簸之苦,杭州府特意按照官道的标准重新修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真酒如何成为警视厅之光寒门枭士别蹬腿,你还能再抢救一下!开海袖藏天光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道门法则我不是枣子哥我的重返2008重生日本当厨神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魔头战败后多了个孩子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奋斗在修真界拒不肯做白月光曹操是我爹[三国]我用闲书成圣人超级农民邻家哥哥乡村超级医圣重生大明之秦王战极通天等风的女孩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