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篇幅虽然短了,但主题直白突出,读起来,明显比第一首《解语花》要舒服得多,尤其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人月相应,情景显露,自有一番意境韵味。
但凡名作,必有名句,这样才能脍炙人口。
显而易见,此首《生查子》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
王于宝先前与陈晋交谈过,了解到第一首《蝶恋花》的创作背景,知道那“伊人”
是苏瑾。
而今来听这首《生查子》,立刻把“人相约”
代入到“苏瑾”
身上了。
高瘦文士把这一首词完全工整地抄录好了,神色复杂。
如果说前一首有卖弄堆砌的嫌疑,那第二首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情动人。
两首词,不管哪一首,都属于中上之姿,稳胜王氏诗会上的一众作品。
因此,他还能说什么?
这么多人看着,再不依不饶,就显得自讨无趣了。
却听陈晋说道:“今晚佳节当头,士子云集,我忽然诗兴大发,便再吟诵一首。”
“还有?”
高瘦文士大吃一惊,下意识地连忙铺开纸,提起笔,蘸好墨。
陈晋背负双手,朗声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只听第一句的写景,王于宝顿时眼皮子一跳,似乎一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光彩明亮,活灵活现。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听到尾句时,王于宝击掌叹道:“此词一出,元宵无词矣。”
“好词!”
不管是王氏诗社的成员,还是来看热闹的路人们,俱是齐声喝彩,一道道看往陈晋的目光,异彩连连。
在乾朝,诗词固然是小道,但在士林文坛上却颇受欢迎,占据着不小的份量。
文人儒士想要养望扬名,诗词是绕不开的方式。
哪怕正式踏上仕途当官了,也得时不时写些作品出来,以显示自己的诗才文采。
只要是好的作品,自能获得时人的传诵追捧,名声便滚滚而来了。
连吟三首,陈晋似乎尽兴了,一拱手,带着小倩扬长而去。
目送他背影,王于宝忽然觉得满心不是滋味,有一种自己辛辛苦苦搭架起台子,却被人抢尽了风头的感觉。
“被他装到了……”
可是,按照先前对陈晋的认识和印象,其并非是那种喜欢到处晃悠出风头的人……否则的话,有那两首《蝶恋花》打响名头,怎会就躲起来了?
换了别个,早天天去勾栏听曲,参加各种诗会活动,各种应酬吃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