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321章 东汉名士的风采(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蔡邕投靠董卓后,一直受到董卓的重用,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蔡邕风光极了。

看看他的头衔就知道,都被封侯了,高阳乡侯。

在汉朝,没有公的爵位,非刘姓最高的爵位就是侯爷了。

当年,霍去病这么牛,也只是封了个冠军侯而已。

可见汉朝侯爷这个爵位的宝贵了,没有大的功绩是不可能封侯的。

于是,蔡邕家一时间简直是车水马流,络绎不绝,常常连个停车的位置都找不到,家里的客厅永远挤满了客人。

同样,董卓拉拢王允时,王允更是拒绝都没有拒绝。

所以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王允就是董卓的左膀右臂,成为了司徒,三公之一,整个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通常就是由他王允负责的。

可是,他们与董卓合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实在难说得很,可以理解为他们贪慕董卓的荣华富贵,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忍辱负重,试图寻找机会中兴大汉帝国。

现在,王允灭了董卓,所以他与董卓合作必须是忍辱负重,试图寻找机会中兴大汉帝国。

至于蔡邕呢?蔡邕与董卓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而他的叹息也是符合东汉名士风采和道德的。

古人的道德和现代的道德是有区别的。

首先,汉末,天下大乱,在许多人眼里,未必不觉得董卓也有机会成为一个肃清天下的英雄,而自己追随董卓也未必不会成为传说中的王佐之士。

蔡邕当时大约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开始受逼迫与董卓合作,而在合作的过程中显然是越来越投入。

最后,他听到董卓死于非命的消息,竟然一时情不自禁,实在无法像大家一样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他叹息的不仅仅是董卓死,而是自己看错了,好些年的努力和投入都化成了灰飞。

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蔡邕一人。

《后汉书》中有这么一段:“卓乃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譬解绍等诸军。

绍使王匡杀班、瑰、吴循等,袁术亦执杀阴循,惟韩融以名德免。”

里面提到的人大多都是名士,而董卓派遣他们去劝解袁绍和袁术,最后被杀了,也是因为他们是真心投靠董卓的,想要立功表现。

而因为韩融太有名望了,所以袁绍等人就放过了他。

可笑的是后来他又回到汉代献帝身边,这是说得好听的,说的不好听的一点,他其实又回到董卓集团,成为了董卓的走狗。

为什么东汉出了那么多名士,为什么他们会有那样的做派呢?

这就得说东汉特殊的人才选拔制度,东西两汉基本是一脉传承,东汉人才选拔也是两个方式。

一个方式就是民间举孝廉这些,第二个方式就是所谓的征召。

征召呢,就是说职为级比较高的人,自己从民间选拔一些人做自己的下属,从而把他送上权利的快车道。

这两种制度呢,就会产生奇异的效果。

第一个呢,举孝廉,就是这个人需要在民间有名气。

这个名气就是在孝和廉两方面,所以东汉人非常讲究孝,一般人得守孝三年。

这个守孝三年,就是在汉朝的时候普及出来的,甚至演变出其他内卷的情况,有的五年,有的七年。

甚至其他内卷的情况,什么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卧冰求鲤……

反正是只有更卷,没有最卷,卷死人不偿命。

可见在任何时代,卷一直是贯彻始终的。

毕竟现实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赤裸裸而残酷的事实,不可回避。

孝卷完啦,还有一个就是廉,就是来了爵位也好,来了金钱也好,往往我不是扑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玩命花钱后我爆红了我的微信连三界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农夫凶猛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都市绝品医圣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隐婚植灵女王升级记咸鱼摆烂后,靠乌鸦嘴振兴修仙界今天我又被迫复活墨尔本,算到爱穿成反派小姨妈病娇沈少的在逃娇妻洛克王国之究极进化来自律师A的致命吸引快看那个大佬我在火影修仙漫威里的星际仓鼠女配修仙要佛系北宋最强大少爷替嫁给退婚流男主穿成反派的病美人妹妹[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