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然后结果就是,赤眉军高高兴兴地将这些陪葬品全部接管,充作军费。
但后汉朝廷却没有吸取教训,厚葬之风达到了巅峰。
刘辩是要改变这种制度的,否则光是董太后蹬腿,就要从他的内帑里掏出不知道几亿乃至十几亿钱,而刘宏与太上皇后何氏就更不必说了。
当然,薄葬这件事的得到了何氏的认同,刘宏……他的意见不重要。
太上皇当与朕父子同心!
而之所以需要田芬作为首倡者,则是类似于作为法人承担失败风险。
天子是不能错的,有错的只能是臣子。
尽管刘辩不认为他会失败,但还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何况有些事情,由臣子作为首倡之人,推行的效果要比君王首倡好。
天子提倡薄葬,难免有人认为天子只是为了省钱,但臣子提倡天子接纳,则可以解释为天子以勤俭为德,推崇薄葬。
“国家当慎之。”
只是田芬皱紧了眉头看向天子,他能理解天子的想法,但此举恐怕会引来无数儒生和士人的批判和非议。
就算是向来站在天子一侧的古文学派,也会有无数人反对薄葬这件事。
刘辩却是不在意,这件事是得到了卢植、荀爽、蔡邕和郑玄四人支持的,只要这四人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一侧,刘辩就不担心什么辩经之事。
朕大度,只出一个经神郑玄,你们所有人一起上!
只要不是熬老头战术,朕无所畏惧!
“只是此事也许会稍稍累及卿遭人抨击,少府卿需要承受住压力。”
刘辩抚摸着下颌唇上稍稍长出的几根胡须,沉思了片刻,道:“朕记得少府卿是齐国人,齐国有棘里亭,朕会封你棘里亭侯,食邑五百户,卿可愿否?”
对于三公九卿及京中的二千石、比二千石朝臣,刘辩都记得他们的籍贯,包括他们籍贯所在地有哪些富有名气的乡、亭,时刻准备着用封侯来作为命令他们办事的奖励。
刘辩也是个喜欢画大饼的君王,但与旁人不同,他画的大饼是真在烤炉上烤着的,等事办成了,香喷喷的大饼就会出现在功臣的食案上了。
而不出刘辩的意料,田芬陡然间愣住了。
说起来可笑,他这位当朝九卿之一的少府卿,如今不过是个第一等公士爵,这还是刘宏即位之初赐天下万民爵一等时得到的,因此一个故乡齐国的棘里亭侯对他而言实在是莫大的恩赐了。
但心动归心动,田芬却还是坦言道:“国家有命,臣自当效劳,只是这赏赐还是过厚了,会有人非议国家!”
刘辩则是亲昵地拍了拍田芬的肩膀,无论田芬是真推辞还是假推辞,但他的确考虑到了自己为他封侯后对他这个天子带来的的负面影响。
“无妨,朕承受的些许非议与少府卿所要承受的非议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刘辩亲密地握住了田芬的手,重重地拍了拍以示关切,“这个棘里亭侯,无论事成与否,朕都会授予卿,作为卿多年为勤勉忠诚的回报。”
“即便没有封赏,只为这句话,臣敢不为国家效死乎!”
田芬再次伏于地,表示要为天子把这张老脸和性命都豁出去拼了!
翌日,就在百官们享受正旦年节休沐之时,更名为《大汉邸报》的官营邸报发布了一则消息,天子在少府卿田芬的谏言下,决定一改天下厚葬之风,推行薄葬,并将之定为永世不变的国法。
《大汉邸报》之中还附上了一篇由天子亲自书写的诏书。
“制曰:
朕以冲眇,承上皇之禅,奉宗庙之重,践祚三日,战栗兢兢,恐不克胜。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朕甚不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