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八议者,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也。
有资格被纳入八议考量范围的,也就是皇亲、故旧、贤臣、能吏、功臣(包括功臣后人)、权贵(三公九卿)、勤臣、前朝后裔这八种人。
八议也并非是免罪,而是从轻发落,但若是所犯罪责过重,也难逃一死,有时甚至是不给予减免罪责,而是给予一份体面,即“刑不上大夫”
。
刑不上大夫,并非是说不对士大夫用刑,而是免于让他们在公开场合遭受刑罚,给士大夫一个体面。
比如被判斩首的士大夫,若是符合八议,天子也许会准许其服毒、自刎等,以自尽的形式代替律法的处罚。
而其余肉刑,则是不公开展示,并且屏退官吏、狱卒,只留下行刑之人。
按理说,以张延的身份,还真符合八议的考量范围,可以进行减免罪责从轻发落。
张延是留侯张良之后,是“功臣之胄”
,符合议功。
昔日世祖光武帝对犯贪腐罪的邓禹族侄,也曾以“功臣之胄,议减一等”
宽宥。
而张延的罪责若是减罪一等,至少也能免得一死。
但八议最大的问题是,在后汉始终没有被正式纳入司法体系,只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说到底“八议”
最初不过是周天子用于施恩于臣子的手段是君王笼络人心的途径,最终使用权和解释权在周天子手中,只不过后来被士人钻了空子。
但这种空子在秦汉并不好钻,秦法可不给你这个面子,两汉士人宁可搬出“春秋决狱”
这套新的习惯法体系,也不愿意选择“八议”
,便是因为“八议”
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春秋决狱”
好歹还能依托于《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这两本今文经,以“本心为善不加罪”
等不同论点来赦免士人罪行。
直到后世魏明帝曹叡为笼络士人之心,才令命司空陈群、散骑常侍刘邵、给事黄门侍郎韩逊、议郎庾嶷、中郎黄休、荀诜等人作《新律》十八篇,将“八议”
正式编写进入律法,才正式成为士人免罪的便捷途径。
然而如今就连“春秋决狱”
都被天子严令禁止,何况这既不成文又无经义支撑的“八议”
?
即便当真通过“八议”
免死,河内张氏恐怕也要被钉死在士林的耻辱柱上不得脱身了。
说到底,张延这件事也多少有点时运不济的成分,恰好撞在了天子的刀口上,成了天子杀一儆百、震慑群臣的典型。
他的结局,已然注定。
想通此节,素来沉静的张范终究难掩悲恸,泪水无声滑落。
看着三兄弟相拥而泣,赵俨等人也面露戚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