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廷也就是几座宫殿几处署衙饭还是要分锅吃的(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刘辩缓缓睁开微闭的眼眸,道:“平准令,告诉诸公今岁夏收后麦子的价格。”

甄逸应声而起,行至堂中,向刘辩及两侧重臣分别郑重一礼,朗声道道:“禀国家,禀诸公,近月臣与大司农署众佐吏奔走四方,详察市情。

中原各地夏收后麦价,均价……一石70钱。”

司空崔烈轻抚颔下须髯,脸上露出欣慰之色,道:“甚善,今岁天公作美,灾祸稀少,风调雨顺,螟灾亦未成患,算得上是个丰年了,粮价回落,百姓必感念国家仁德,颂扬国家的圣明与仁德!”

只是,崔烈话音刚落下,却发觉同僚们向他投来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倒不是崔烈当了第一个发言的显眼包,并且试图阿谀奉承天子,而是崔烈的发言让他们有些无言以对。

粮价降低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然而粮价过低就会成为一件恶事。

崔烈虽然未曾外放任职,却也是在尚书台任职过,并非全然不懂民生问题。

而东汉在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期间,粮价都能被打压到30钱一石,因此崔烈觉得粮价从去岁的120钱一石降至70钱一石,正是大汉正在中兴的表现,虽距盛世尚远,总是向好的。

“司空是河北名士,不愁生计,不知小民疾苦。”

太常卿郑玄微微摇头,叹息一声,但却没有攻讦崔烈的意思,只是心有所感便随口言之,声音带着追忆的沉重,道,“当年老夫在家中贫困到必须陪着父兄一同耕地方可读书,最后不得不出任乡啬夫,负责替乡长征收本乡各户人家赋税。”

“若是当时的麦子70钱一石,某怕是要饿死在田野间了,更别说是读书了。”

史书只记录粮价,不会记录除了直接和粮食相关的丰收、歉收以及灾荒之外的其他原因,更不会考虑到五铢钱的购买力问题。

除去小冰河期带来的各种天灾以及人祸外,粮价暴涨的另一大影响因素是劣钱泛滥。

不同于前汉孝武皇帝将铸币之权收归国有,由水衡都尉掌管铸币事宜,并设立上林三官。

“钟官”

主管钱币铸造工序,负责熔铜浇铸辨铜;“辨铜”

检验铜料成色,确保原料质量达标技巧;“技巧”

则制作陶质钱范与雕刻钱币模具。

后汉的铸币机构十分混乱,甚至都没有进行过统一管理,这简直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除了世祖光武帝建武年间是完完全全由少府下辖主作兵器、兼领纺织绶带等杂工的考工令外,哪怕是明章之治时期,也并非完全将货币铸造归于考工令。

大司农署也短暂拥有过铸币和抵制、回收劣币的职责,但很快权力便被剥夺转而交给太尉,在太尉府设金曹,主货币、盐、铁事,而这两者还只是中央朝廷拥有过铸币权的职能署衙,甚至出现过三个机构同时铸币的情况。

中央铸币权力混乱的原因,是由于铸币权放权给了地方。

重要的郡国,比如南阳郡、沛国、京兆尹、河南尹等地,也被允许设立铸钱作坊,地方铸币活动由郡守或国相负责管理,通常会委派专门的属吏“督铸钱掾”

负责,由中央朝廷进行监督和验收。

但这种制度随着时间推移被腐蚀只是早晚的,永远不要用铸币的事情来考验人心,面对堆积如山的五铢钱,人性中的贪婪只会被无限放大。

同时钱币模具和陶质钱范也都流传至其他郡国,落入各地世家豪门手中,非法私钱也就开始逐渐流行。

私铸盛行就会导致劣币泛滥,而劣币泛滥的结果便是经济混乱,五铢钱的购买力大幅下跌。

但封建王朝对于金融和钱币的理解力和重视度实际上并不高,尤其是封建王朝早期的时候,后汉的天子们不仅没有大力禁绝,反而看着这些民间劣币,表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寒门枭士穿书后她与反派大佬相互娇养娇娇太磨人,九爷败了我在幕后调教大佬甜溺!京圈大佬诱宠温软小仙女重生之萌娘军嫂天下豪商躲在旧时光的告白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反派:记忆曝光,女主为我痛哭穿越顺便修个仙末世女主难当仙酿师港综世界大枭雄快穿之女配打脸人生造化之门在星际成为传说快穿之完美炮灰万界圆梦师万古尸王火影之神级系统江湖风云第一刀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娇软师妹疯批后,全师门跪舔称臣凶案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