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杂文考两篇:一篇是以“食色,性也”
为题;另一篇则是截搭题,题为“胡不相畏,不畏于天?犹为蛇足也”
。
第一篇出自《孟子·告子上》,乃是孟子与告子的辩论,题目那一句话是告子的论点。
相传,告子是孟子的弟子,且与孟子有过诸多次辩论。
而标题这句原话则是“食色,性也。
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虽说与告子辩论过这句,却也只针对“义,外也,非内也”
,而对于标题一句则并没有异议。
再加上孔子也曾在《礼记·礼运》中提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人生来便有欲望,而多数人将欲望藏之心底,若想要约束这些欲望,那还有什么比“礼”
更合适呢?2
这题考得十分刁钻,若是只从标题四字入手,很可能就陷入出题者所设的迷局之中。
一般像这类题型,最终还是要推及本朝的主流思想。
而一些死读书的考生,如果不能讲几位先贤的言论逐一联系起来,那这篇通篇写下来也完全不靠题。
第二篇的题目,前半句出自《诗经·小雅·雨无正》,同时《左传·文公十五年》中也有提及,意思是为什么会不感到惊恐,怎么会不敬畏上天的威严?后半句则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章”
,说的是陈轸说楚国大将昭阳攻打齐国之举。
这题目中的两句话完全没有任何关联,乍一眼看过去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而杂文并不每次都会出截搭题,但若是学政突然心血来潮,就会来这么一手。
截搭题这种考题形式对于一些考生来讲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既需要将两个完全没有干系的句子联系在一起,并且逻辑要清晰且具有条理,还要使它们能够符合本朝的主流思想。
墨珣拿到考题的第一时间就先摇头,只觉得这些考生着实是太不容易了。
单看这些考题,当真不是学堂里那些先生能教得出来的。
也难怪学堂里的先生落了榜之后便及时止损,赶紧改行教书去了。
他取了草稿纸,先定下标题,这才开始想论点。
杂文需得反应整个社会的状况,且文笔犀利,字字珠玑。
墨珣单想论点就耗去了一个早上的时间,等到送午饭的人过来,他那一摞草稿纸也不过才用了两张。
这题目实在是太刁了,墨珣用完了午饭一看到那考题都忍不住嘴上“啧”
了两声。
好在墨珣书读得多,这四处摘句子的功力不浅。
而此题必定主要考的是与“礼教”
相关,只要再将这些论点论据往“礼”
字上引,那便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