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869章 目瞪狗呆(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汉阳皮草码头,这个专用码头设置时间不久,不过两年光景,已经成为转运长安然后出关陇右至敦煌的重要起点。

这里不仅仅拥有大量的北方皮草,诸如鹿皮、熊皮、狼皮、貂皮之类,更有千里石塘运来的犀牛皮、鲸须、鲸皮、水牛皮等南海特产。

其中熊皮是敦煌方面配发给军官的高级保暖物资,由敦煌宫出面采买,交易记录都是内府掌握。

而犀牛皮和水牛皮,属于鞣制好的半成品,拿到敦煌之后,再由敦煌的皮匠直接加工缝制,做成不同等级的皮甲,专门为了适应西域特殊天气的作战。

尤其是西军,当初占据碛南的时候,曾经剿匪遭遇过波斯的王属近卫军,号称“死亡军团”

当然军团肯定是谈不上,因为波斯大半国土沦陷,人口稠密区尽数陷落,“死亡军团”

早就投降的投降流窜的流窜,其中就有跑到西域诸国为非作歹给人做杀手混口饭吃的。

治安战就是这样,考虑的不是歼灭眼中的所有生命。

唐军小股部队哪怕装备再怎么精良,偶尔落单,便遭遇毒手。

最后不得不让安菩的骑兵承担了大量的“警察”

职能,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治安官”

诞生的缘故。

而“治安官”

因为作战对象不成建制,又具备专业军人的素质,几番摸索之后,才选择了皮甲,而不是重甲、板甲或者扎甲轻甲之类。

至于对付游牧部落,轻甲布甲甚至无甲都可以,战斗接触极快,结束也快。

基本都是骑兵一个冲锋的事情,反倒是要比对付穷凶极恶的“悍匪”

要容易轻松的多。

又因为西域光复不久,人心未定,所以本地是禁绝甲具生产,但凡能制作甲胄的工人匠人,尽数迁往敦煌。

整个西域,以皮甲为例,只是甲具材料的出口地,而不是生产地。

所有的西域甲具,都是从关内进口。

而具备大批量生产半成品的地方,目前只有两个半,武汉和长安各算一个,洛阳算半个。

半成品终究不算成品,所以按照律例,没有任何问题。

不管是政策还是说市场,武汉的皮革市场逐渐压过长安,是不争的事实。

从贞观十五年开始,沔州产的半成品,早就占据了关内道的大部分市场。

除了内府采买之外,兵部的采购同样是相当大的一部分。

毕竟,也不仅仅只有西域才要用到皮甲,比如福州、建州等地,为了打击海贼及越地獠人的反派,皮甲需求量最少也是两个军府。

贞观年的府兵制还没有败坏,所谓虎死威风在,更何况别说李董这头如日中天的霸主级猛虎,连老董事长这头要死要死的“病猫”

,续了一年又一年,眼下大概是撑到贞观十八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早年皮甲还是贵的,兵部采购不划算,但贞观八年之后,皮甲的成本就越来越低。

甚至还能做到制式统一,这就很厉害了。

东南沿海,只要能保证两三个团的府兵披上皮甲,基本就是太平无事。

哪怕是出现十万人级规模的造反,也不过是五六百正规军随便切的事情。

虽然给人造成了一种武汉皮革业是靠政策吃饭,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从贞观十六年,也就是去年开始,消费市场的比重已经极大拉升。

其中的消费主力,自然是长安和洛阳,洛阳更是极为夸张,早年入冬时,着棉袍者乃贵,到如今,脖子里不缠根貂,那一准不是“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抢了999种异能奇门医圣在都市签到天师宫,下山已无敌木叶:从日向开始谨慎将四个巨佬写进耽美文后似锦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抢救大明朝千秋我为凰圣墟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清穿之四福晋看戏日常快穿之炮灰女配又黑化了葛先生的一往情深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女配她一心向道[快穿]真千金靠作精系统成万人迷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拳愿哥斯拉前浪长命百岁异灵收容所市井之徒旧金山往事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