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比如,开头“gia”
字的延音,比谱面上的两个八分音符的小拍整整延长了一倍,而在之后的速度处理上也有一些声乐细节上的小变化。
而恰恰是这个稍快的曲速,让他在中途进行速度变化时,即使为了艺术表现而进行音值延长,也不会显得拖沓。
赫尔曼可以想象到,即使唱到后面不停地变速——有些小节必须要减慢,从容修的整体速度处理上来看,也不会低于原谱面要求的“allegro(快板)”
。
相当精准的考量。
重复的两小段唱完,赫尔曼不再纠结速度问题,又关注到了容修的音色。
这大概就是“其三”
?
这位年轻的歌者平时是什么歌唱水平、演唱摇滚的时候是什么音色,赫尔曼并不知晓。
此时,赫尔曼听到的是相当明亮、细腻、优美的罗西尼式男高音,仿佛明媚的金色阳光倾洒而下,也似一汩汩清泉不断地涌出,稍带那么一点点的金属感。
不知是否被他那“通俗歌手”
的专业影响,赫尔曼思考着,他的声音非常“靠前”
——流行歌曲在演唱时就是要尽量靠前,犹如把歌词“说出来”
一样发声,这种演唱习惯却“因祸得福”
地反而让他的歌声更符合罗西尼艺术歌曲对音色的要求。
rong的音色明亮,演唱松弛,清晰而又流畅,有共鸣、嗓音还稍带了点金属色彩,这一切都将罗西尼这首作品的主题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首八六拍子歌曲主要表现了少年少女们在海边狂欢玩乐、为青春和爱情纵情舞蹈的情景。
如果使用胸声繁重、较为黯沉的歌剧美声唱法,将歌曲唱得十分厚重、有一种黯淡感的话,就与这首作品的主题相悖了。
显然,这个年轻人并非鲁莽选歌。
不论是对自己的音色,还是对这首作品的理解,都非常的精准到位。
赫尔曼子爵推翻了自己先前的判断,微微地挑了挑了眉头,脸上皱起的褶子也随之展开了些。
容修也确实得心应手。
这首歌是他的日常练声曲目,不仅难度在线,能练口活和气息,而且欢快热情,能陶冶情操,让家里气氛轻松;
他尤其喜欢在顾劲臣的面前吊嗓子时练这首,希望有点忧郁的爱人心情能变好。
弹奏着钢琴,歌声热情动人,容修嘴角上扬了起来。
乐队兄弟们却非常紧张,一点也不像老大那么轻松愉快。
这首歌太快了,意大利语的词汇快速地从老大的嘴里蹦出来……
就像绕口令一样。
这里可没有提词器啊……
顾劲臣倒是不担心这个,因为他知道这首歌是爱人从小就日常练习的,压根就不需要提词器。
甄素素上个月还和顾劲臣吐槽过,容修小时候背化学元素表很费劲儿,要是能像唱《danza》一样利索就好了。
而此时,赫尔曼也关注着“唱词”
这一点。
速度和音色点评完了,赫尔曼就开始着重关注(挑剔)这一点。
这就是“其四”
了?
意大利语,既不是容修的母语,也并非赫尔曼的母语,这老头恨不得竖起耳朵,试图听个清楚。
这首歌的难度,就在于“绕口令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