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是游戏,也是认知世界、建立人格的有力途径。
过家家通常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和别的生命个体分饰角色。
但不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职业关系,只要有人介入,就会有“区别”
。
比如强势与弱势的地位区别、比如刻板且固定的责任划分。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话语权的“孩子王”
掌控着角色分配的,她不会主动去体验弱势的角色、去背负讨厌的责任,因此她的体验通常会是舒适的。
第二种则是一个人摆弄玩偶。
这种情况不存在其它具有思维的生命个体,不论是关系还是职责,都由孩童自行假定,并且每一个角色的行动都由她来操控。
此时此刻,建立起的“过家家”
游戏就是以她为中心的小型世界,而其中展现出来的关系与职责,才是该孩童内心深处对“人类关系”
的真正渴求。
那些被孩童操控、拟声的玩偶,就像在心理诊室里摆出的沙盘,将心理的真实构造映照清晰。
释千的思绪骤然清明。
将“过家家”
放大来看,就是现在的游戏,也是[世界之主]以肉身降临后身处的世界。
和别人产生交互的过程就是“过家家”
的第一种类型。
在这一类型里,释千知道自己总是建立并定性关系的那一方。
她按照自己的体验舒适度,主动修正并定义围绕在她身边的一切生命关系。
尊重的、厌弃的、健康的、畸形的……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线里,她以自己的感受本能地塑造着各类关系,世间万物皆利好于她。
这是[世界之主]塑造与支配的本能。
但是在第二种“过家家”
类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发生了统一性的变化。
她扮演的所有角色,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但各行其是的,性格或强势或平稳,思维或极端或安定,各个身份之间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拥有谁、也不存在谁支配谁。
所以她享受这场“过家家”
,觉得新鲜、觉得有趣,觉得期待。
——这就是她摆出的“心理沙盘”
。
她很多矛盾的行为迎刃而解:总是习惯性地支配,却又期待代表独立的变数、期待被支配者拥有永不泯灭的自我。
这是她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本能与期冀相交织的结果。
但内核上,它们并不矛盾,就像“自身安定”
与“周围混沌”
不冲突一样。
本能地进行塑造是她对外界做出的行为,而对独立与自我的期待则是来自外界的回馈。
她不需要克制本能去迎合期冀,因为那是来自“非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