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搬到更差的地方,他们不会同意。
搬到城里?
信不信今天沙坪坝搬进去,明天就会有无数的沙坪坝站起来?
所以,就算耗费十倍的人力物力,花费百倍的代价,有些口子也是不能开的。
这可跟后世的拆迁不一样。
那会只要给钱,随便你搬,工作也好找,甚至还能带动经济发展。
但现在,沙坪坝搬到城里,是要把这些人安顿好,给他们工作,铁饭碗的。
谁不羡慕,谁不想?
因此,沙坪坝压根就不可能搬走,甚至沙宏成脑海中都没有搬走这个概念。
那么就只能砸锅卖铁,豁出去,修建一条水渠,从别的地方引水过去。
相比这个,眼下沙宏成请孙向阳出山的代价,反而不值一提。
至于说,为什么不请求上面,调专门的大型打井机械,打个上百米,还能打不出水来?
这点沙宏成不是没想过,但不现实。
因为根据刘春花的讲述,沙坪坝下面,可能存在着裂缝,如果找不对位置,打再多都没用。
还有就是沙坪坝同样没有通电。
上百米深的水井,每天靠人力打水?
那样以后沙坪坝什么都不用做了,光打水就是了。
相比而言,修建水渠反而更适合那边。
毕竟整个沙坪坝575口人,除了人喝,有时候还得喂牲口,还有不少耕地。
咬咬牙,修一条水渠,现在是苦点累点,但下一代,肯定会享福。
当然,这只是最后,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可想的路。
而沙宏成也好,沙坪坝的人也好,在这会也不可能想到二三十年后,这片大地上会是个什么样子。
就如同老支书,心心念念的百年大计。
是他们目光短浅吗?
不,他们能够想到百年后,能够想到下一代,目光又怎么可能短浅?
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限制了他们的远见。
孙向阳上辈子刚接触有线的座机电话,接触那笨重的电脑时,同样想象不到,未来竟然会有智能手机,不仅能打电话,通视频,甚至还可以当电脑使用。
“好,我答应了。”
孙向阳点点头,答应下来。
之前老支书的一番话,解开了孙向阳的心结,让他做事情不再像以前那般畏畏缩缩。
更何况,他迟早也要走出去的,这辈子不可能一直窝在双水湾。
既然要努力建设双水湾,那么光靠双水湾三百口子人,一百年后,恐怕这里还是双水湾,看不出多大的变化来。
只有不断引来外援,不断从别处拿资源进行整合补贴,双水湾才能不断的扩大,他的游戏锚定范围才能跟着变大。
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甚至,这次如果帮忙,今后沙宏成,乃至整个沙坪坝,都会成为他的外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