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美味。”
杨凡说道:“梁武帝当年赞叹佛菩萨慈悲,就提倡不吃肉,至此之后中原的佛门弟子就开始了素食,把不吃肉写进了佛门的戒律。
现在,佛门弟子要是敢吃肉,那就是相当于入了魔道,是罪大恶极,会被当成佛门中的异类。
定闲师太,这些典故你应该都知道。”
以前的佛门典籍,没有几本。
佛门中的戒律,也没有那么多。
最初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提倡的思想核心,只有一个字“慈”
。
人,只要有了大慈悲之心,就会诞生大智慧。
这个观点,杨凡是比较赞成的。
人的胸怀博大,要是能做到忘我无我,就会诞生出超凡的智慧。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没有私心,不蝇营狗苟,人看待问题的就比较周全。
通俗点说,就是有了大格局,人就会不知不觉站在了上帝视角观察事物,总结规律。
如此一来,当然就比普通获取了知识要多,就更有智慧。
释迦摩尼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并且他的这一套思想理论,还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信奉,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
可是,释迦摩尼死了以后,有一些所谓的佛学大家和高僧大德,或许是为了名,或许是为了利,他们不断地往佛门典籍中添加自己的思想观念。
佛教思想到了传到了中国,更是融合了本土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六道轮回的理念,玩出了因果轮回这样的变种思想。
儒家,其实也是一样。
孔子当年只是提倡了一种思想,就是“仁”
。
仁,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死后,孟子又提出了“义”
。
儒家的继承者们,不断地向儒家典籍中添加自己的思想主张,让儒家典籍夹带了许多私货。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
到了南宋时期,朱熹比董仲舒更过分,他的思想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算是真正灭掉了华夏的进取之心。
人,没有竞争,没有了力争上游的心念,必定会被淘汰。
仁义礼智信。
唯独缺少了“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