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上楼的步调比平常慢了些许,代纪正在心中揣摩临州这场变故。
回顾前尘,弑君登基、为帝两载中,临州能让她忧心的,除了海运扩张、海难赈灾、海盗镇杀外,再无其他。
平定内乱、黄袍加身时,临州前任知县郭绪已辞官回家,现任知县闫文春克己奉公,忠贞不二,是她亲手擢选之人;勤勉尽责,恪尽职守,替她治理着边远临州。
而在此之前,为后四年余载,姬夜虽对她并不设防,任由她参与政事决策,但她也从未听闻临州有何异况,即使她对此地多加关注。
所以,如今临州这一遭,是重生后偏离轨迹的变数,还是前世未曾察觉,让姬夜暗中悄悄按下了?
回到房中,脚步却未停下。
因着那副海神画像,又因心中所思,代纪有心想要多了解一些临州轶事,在书架上挑挑拣拣,想找些有关临州开凿海道之书。
临州虽归于浙江管辖,可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座小海城,且山海围困,交通闭塞,注定其民混沌芒昧。
听说连初始通山开海道之时,都受尽其海民多次阻扰。
当朝臣子几番商量后,想要弃临另择别城,重新规划海道。
朝中为此吵得不可开交,而临州海民不解其事,认为朝廷想要驱逐海民、霸占土地,其行径于海寇无异,为保家园隐隐有造反之意。
上堂闹,下堂乱,烦扰不止;且临州海民愚昧不堪,难以劝解,无法动工,圣上也动了另择别城之意。
这时,文成大儒站出来,拿舆图来一一讲解,规劝圣上不可改道,请他给自己半年之期,让自己且去临州游说海民,若依旧无果,再退而求其次,再择别城。
与文成意见相左者,多数与别城官员达成合作。
若另择别城,便有了中饱私囊的机会,有利可图。
谁能看到嘴的鸭子飞走?纷纷出言相阻。
当朝圣上胸无“大志”
,喜爱赋诗填词,对政事有心无力,常常对臣子推心置腹,言自己仰赖众卿之才。
他最大的优点,便是宅心仁厚,会将臣子谏言一一认真听取,再择最优践之。
面对临州开凿海道之事,他也认真听从了文成建议,力排众议,命他赴临游说海民。
而文成不辱圣命,宵衣旰食尽心竭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使命,海道通衢,落实临州。
三年后,海道初成,海运兴盛,来往易货,大开商路,经济繁荣之极,令国库充盈不少。
帝开颜,对功臣大加赏赐。
只是,这其中最大的功臣文成,已辞官退隐。
人人道,君臣生嫌,却未有人敢言,为何生嫌?不过几年,从杭州传来秘闻,文成与妻杨韫身死,徒留一对年幼儿女在世。
代纪手停在一本书上,心中为这段思绪画上止符:而文成,是她的父亲。
就这么翻找,代纪还真就找出几本志文书籍,只是泛黄发卷,看样子已积灰许久。
她轻手掠去浮沉,就此翻读。
只是这些书籍多用来给游客打发时间,哪怕是有关地方人文,也以逸闻趣事为主,且大多夸大其词,以博眼球。
左右无所事事,她也便翻了两页来看,见无甚内容,想要就此撂下,去翻看另本典籍。
忽被后面自注部分吸引,其内容偏重训释临州海流流向与海运航道设置,言之有物,却不晦涩难懂。
代纪看这内容头头是道,不免惊异,以为是哪位水利官员化名所作,又连翻两页细看,惊异通通化为惊疑。
这些增补内容虽无大致差错,但在一些细节上,与宫中记录出入颇大,甚至可以称为不实。
代纪慧眼如炬,心中当下立断:这本书应当是为民间水利高手所作。
海上风云莫测,一息一变,且临州海域阔达,难以估测。
开凿运道之初,光是量测数据,绘制舆图都派遣千人才得准确结果。
书中数据虽不精确,但能详尽与此,分析得当,已是大才。
她心叹:临州竟有此等人士,若因舞弊被埋没至此,岂不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