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皇帝说:“求治之道,必期明目达聪,广为咨取,庶民隐得以周知。”
在皇帝的鼓励之下,大清王朝一时间出现了“下至末吏平民,皆得封章上达,言路大开”
的局面。
虽然大多数奏折见解平庸,但也确有有识之士,向他指陈了朝廷用人行政中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揭发了一批贪官,让他对大清政局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件是掀起反腐浪潮。
诛和珅的根本目标是扼制腐败。
在广泛听取官员意见的前提下,一批乾隆时代即以廉洁著称的大臣进入了朝廷中枢,而和珅时代大部分省一级高官被撤换。
《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嘉庆四年(年)初,尚在其位的十一个身居要职的官吏中,六个被迅速撤换,他们是:驻南京的总督、陕甘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以及漕运总督。
次年又撤换了河道总督二人。
借诛和珅的东风,一次反腐高潮在全国兴起。
在“求直言”
运动中,一大批贪官被揭露出来,受到严惩:湖南布政使郑源涛公开卖官,并且定下官职售价,被定罪斩首;云贵总督富纲在任内索贿,被判绞刑;湖北安襄郧道台胡齐崙在镇压白莲教过程中,贪污军需银三万两,被抄家处绞;武昌同知常丹葵,借办匪案为名,任意勒索百姓,被人举报,丢官罢职……
当然,大事中的大事,还是白莲教起义。
自从登基以来,熊熊燃烧的起义烈火一刻不停地灼痛着他。
太上皇乾隆调集了十七省的兵力,三年间先后花费军费七千万两,可是起义烈火不但没有被扑灭,反而有越烧越旺之势。
嘉庆深知,这是关系大清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搏斗。
事实上,他之所以不惜冒违反“三年无改”
之教的风险,雷厉风行地全面扭转父亲的政策,核心目标就是为了除掉这个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求直言、惩腐败,也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布局。
通过惩办贪污和人事调整,一个更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通过百官的直言进谏,皇帝对军队中长期存在的腐败、权力分散、战略失当、军纪涣散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川楚军营的腐败在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几乎不可收拾的地步。
统兵将领无不滥支军费,纳入私囊。
由于军费被大肆侵吞,士兵甚至到了难以存活的程度。
赴陕的豫兵,因四十五天不发粮饷,集体逃回河南。
湖北巡抚长期克扣兵粮,士兵只好靠抢劫百姓为生。
皇帝整顿军事,首先从治理贪污开始。
亲政不久,他就把阵前最高统帅经略大臣勒保撤职查办。
据人举报,这个统兵大员居然在阵前带着戏班子,成天喝酒听戏。
皇帝怒不可遏,勒保被判死刑,他手下的一批贪污不法的亲信也被从重治罪。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朝廷的战略方针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太上皇的指挥下,官兵的作战方法是一味追击,往往陷于被动。
皇帝则命令各省推行“坚壁清野”
政策,切断起义军的后勤保障来源,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
另外,皇帝还对起义军实行剿抚兼施的政策。
一方面实行严厉镇压,另一方面,只惩首义者,其他人以抚为主。
经过不懈努力,镇压白莲教的军事战争终于出现了重大转机。
嘉庆七年(年)底,额勒登保、德楞泰与四川总督、陕甘总督、湖广总督等联名,用黄绫表外、里内朱红的折子,六百里加急驰奏:“大功底定,川、陕、楚著名首逆全数肃清。”
镇压白莲教的关键战役取得了胜利,嘉庆帝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