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前几项大工程的完成,使他对帝国百姓的承受力及官员的动员能力产生了过高的估计。
他对大臣们许诺,这是他最后一个重大政治目标。
征服高丽之后,他的前期政治梦想全部完成,届时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老百姓好好歇歇了。
到那时,他会在全国组织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凯旋仪式,庆祝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最安全的盛世的到来。
此时,他希望全国官员百姓,再扛最后一把劲儿,和他一起,一鼓作气,完成这个千古伟业。
二十二
对于隋王朝的老百姓来说,这最后的任务可不是“扛一把劲儿”
那么简单。
据袁刚《隋炀帝传》的论证,攻打高丽的徭役量超过了前几年几项大工程的总和,达到几乎全国就役的程度。
老百姓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了:刚刚把大运河修到洛阳,还没有喘口气,他们又接到命令,要把运河从洛阳一直开通到涿郡(今北京),以运送军粮。
由于工程浩大,“丁男不供,始役妇人”
,也就是说,连妇女都被征发到工地去挥锹抡镐。
本已不堪重负,从大业七年(公元年)攻高丽进入倒计时起,劳役压力又骤然增大。
《资治通鉴》载,下诏讨高丽,命人督工在东莱海口造战舰三百艘,民工昼夜立于水中造船,自腰以下都生满蛆,工匠死掉三分之一。
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又令河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命江南民夫运米至涿郡。
一时间舳舻千里皆满载兵甲器物,路上几十万人填咽道路,昼夜运输战具、粮食,死者相枕,天下骚动。
大规模的逃亡开始出现了。
越来越多的人逃奔到山东、河北的深山大泽之中,开荒自给,一两年间,竟达十万人之多。
这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十万人是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火药桶。
不过,虽然怨声载道,在高丽战争开始前,却没有人扯起造反的大旗。
全国臣民对高丽战争的胜利从来没有怀疑过。
这个精力充沛的皇帝登基以来,所做诸件大事还没有失手过。
所有人都认为,以大隋今日之强盛,平高丽将像平陈战争那样顺利,甚至比平陈还要轻松许多。
等到杨广凯旋,他们就会迎来期盼已久的休息。
杨广对战争结果更为自信。
为了迎接他生命交响乐中最华彩的乐章,他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高丽战争将是他成为“千古一帝”
的加冕礼,他精心设计,务求在历史上留下最绚丽盛大的记录。
《隋书·志第三》载:大业八年(公元年)正月初一,他亲率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号称二百万,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出发。
全部大军分为二十四路,加上天子六军,每天遣发一路,整整一个月,才完成出发式。
从头到尾,队伍长达一千零四十里!
这支队伍带着鲜明的杨广风格:每百人小队都高举一面色彩鲜艳的大旗,每部都携带军乐队,“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十八具,掆鼓、金钲各二具”
,一路旌旗招展,鼓乐齐鸣。
为了证明出师的光明正大,他在诏书中甚至公布了大军的具体番号、构成及详细进军计划。
为了准备高丽一见大军即望风而降,仗还没有开打,杨广即命每军设专职“受降者一人”
。
从洛阳动身前,他已经命令官员在金光门前搭建高台,以备举行献俘仪式。
这次出征看起来更像一场规模盛大的“威慑活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