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人群涌向城西一处破旧的小院。
院门打开,一个四十多岁、面容清癯、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中年人走了出来,正是曾因不满李自成部下暴行而辞去书吏职务的陈廷玉。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饱含期望的人群,一时怔住。
“陈先生!
您读过书,明事理,心肠好!
以前就帮过我们!
您领着大伙儿干吧!
赶走那些狗官,咱们归顺朝廷!”
“是啊陈先生!
您出头,我们听您的!”
“给皇上写奏疏!
咱们宜阳,心向大明!”
陈廷玉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充满苦难的脸,看着他们眼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和对“大明”
这个曾经遥远却代表着秩序与希望的符号的渴望,胸中一股热血涌了上来。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脊背,眼神变得坚定:“好!
父老乡亲信得过我陈廷玉,我……我陈廷玉豁出去了!
为了宜阳的乡亲,为了重归大明!”
在陈廷玉的带领下,愤怒的民众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向县衙。
那个“县令”
和几个爪牙还想负隅顽抗,被乱棍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象征“大顺”
的破旗被扯下,丢在地上践踏。
有人不知从哪里翻出一面珍藏的、褪色却依然完好的大明旗帜,颤抖着挂上了县衙的旗杆!
消息像长了翅膀。
邻近的村庄闻讯,也纷纷效仿。
一些原本还在观望、或者被大顺小股部队控制的地方,如同被点燃的干柴,反抗之火熊熊燃烧。
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驱逐或擒杀那些作威作福的“大顺”
官吏和兵痞。
简陋的县衙内,陈廷玉和几个乡老、士绅,在无数百姓的见证下,用最工整的楷书,饱含热泪地在一份黄绢上书写:“臣等草芥小民,久陷贼氛,日夜泣血,翘首王师。
今闻圣主返跸,日月重光,魏柱国扫荡群丑,神威远播。
宜阳阖县父老,感念皇明深恩,不甘为贼驱使,共逐伪官,复我汉家衣冠。
谨奉表归诚,伏乞天恩浩荡,早降纶音,复置县治,拯生民于水火……”
这封沾着泥土气息、带着血泪与希望的奏疏,由数名精壮汉子怀揣着,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星夜兼程,向着京师的方向奔去。
在河南、山西广袤的土地上,类似宜阳这样“星火燎原”
的故事,正在越来越多的角落上演。
民心,这看似最柔弱的力量,在“大明”
的旗帜和魏渊威名的感召下,正汇聚成颠覆乾坤的洪流。
:()明末封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