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48章 袁崇焕评传7(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金国所以要出兵朝鲜,完全是由于朝鲜不对,现在已讲和了。

说到“言不由衷”

,为什么你一面说要修好,一面却又派哨卒来我方侦察,收纳我方逃亡,部队逼近我边界,修筑城堡?其实是你才“言不由衷”

,我国将帅对你也大有怀疑。

至于所要求的“初和之礼”

,金银等可以减半,缎布只要原来要求的半成。

我方也以东珠、人参、狐皮、貂皮等物还赠,表示双方完全公平。

既和之后,双方互赠仍如前议。

如果同意,希望办得越快越好。

关于来往书信的格式,皇太极提议:“天”

字最高,明朝皇帝低“天”

一字,金国汗低明朝皇帝一字,明朝诸臣低金国汗一字。

他答覆李喇嘛的信中,抱怨明朝皇帝对他的书信从来不加理睬;又说:你劝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话很对,但为什么只劝我而不去劝明朝皇帝?如果双方都回头修好,岂不甚善?

后来皇太极又致书袁崇焕,抗议他修筑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的防御工事,认为是缺乏和平诚意,并提议划定疆界。

平心而论,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国,于对方来信一概不答,只由地方官和对方通信,金国也难免气愤。

金国的经济要求,虽说是双方互赠,实质上当然是金方大占便宜。

金方答应赠送的东珠、人参、貂皮等物,大概最多只能抵过绸缎布疋的价值,明方付出的每年一万两黄金、十万两银子,等于是无偿赠与。

那时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银子(明初等于四两,后来金贵银贱),明朝每年以二十万两银子买得一年和平,代价低廉之至。

万历末年,熊廷弼守辽之时,单是他一军每个月的饷银就需十多万两银子。

万历晚年征收矿税,数天之内就搜刮二百余万两,可见每年二十万两的“和平费”

并不是很大的负担。

如果有了十年和平,大加整编军队,再出兵挑战,主动与被动的形势就转过来了。

为了避免战争,向敌人付出若干金银财物,如果目的是争取休整的机会,只要不是丧失主权和屈辱,并不一定是外交上的失败。

北宋真宗时寇准主持澶渊之盟,对契丹增加“岁币”

(每年支付的和平费),达成相当长期的和平,避免了两线作战,得以集中力量去对付另一大敌西夏。

当时以及后世史家并不认为是错误决策,但寇准后来还是被政敌进谗,说他利用了皇帝。

在西洋史上,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止,交付“丹麦金”

的时期几长达二百年。

不过两国对峙,一方付出和平费后,必须好好利用这段买来的和平时期来准备日后的抗战,但如苟安偷生,不自振作,好像南宋一样,结果便是灭亡。

皇太极对于缎布的要求一下子就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五,而且又建议以适当礼物还报,希望和议尽快办理,可见对于缔结和平的确具有极大诚意。

他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

[9]此后每发生一次战争,便提一次和平要求。

明朝当时和满清议和的障碍,主要是在明朝的文官。

明朝的大臣熟悉史事,一提到与金人议和,立刻想到的就是南宋和金国的和议,人人都怕做秦桧。

大家抱着同样的心理:“只要赞成和金人议和,那就是大汉奸秦桧。”

这是当时读书人的“条件反射”

袁崇焕从实际情况出发主张议和,朝臣都不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文娱洪流漫漫时光只甜你这个火影不热血流放前我已经富可敌国了大唐之我太上皇绝不摊牌抗日之无敌战兵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一胎两宝:娘亲有点田剑仙三千万我的玩家能成神早安,岳律师!仙酿师医品至尊傀儡皇帝的人形机甲修炼手册重生蜜恋:偏执九爷他沦陷了豪横从一个荒岛开始点龙诀蛊惑无双国医我的名字,你的姓氏小神仙,请留步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一世唐人异界蛮族之王五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