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49章 袁崇焕评传8(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袁崇焕死后十三年的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

洪承畴于所统大军全军覆没后投降满清。

松山、锦州失守。

崇祯便想和满清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民军。

兵部尚书陈新甲更明白无力两线作战,暗中与皇帝筹划对满清讲和。

崇祯和陈新甲不断商议,朝中其他大臣听到了风声,便纷纷上奏,反对和议。

崇祯矢口不认,说根本没有议和的事,你们反对什么?崇祯每次亲笔写手诏给陈新甲,总是郑重警诫:这是天大机密,千万不可泄漏而让群臣知道了。

该年八月,崇祯派亲信又送一道亲笔诏书去给陈新甲,催他尽快设法和满清议和。

陈新甲出外办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将皇帝的密诏留在他书房中的几上而去。

陈新甲的家僮误以为是普通的“塘报”

(各省派员在京所抄录的一般性上谕与奏章,称为“塘报”

),拿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

这样一来,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议的事就公开了出来,群臣拿到了证据,登时哗然,立刻纷纷上奏章反对。

皇帝再也无法抵赖,恼怒之极,下诏要陈新甲解释,责问他为什么主张议和,罪大恶极之至。

陈新甲的声辩书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诏中的句子,证明这是出于皇上的圣意。

崇祯更失面子,老羞成怒,下旨:陈新甲着即斩决。

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亲藩(李自成破开封,烹杀福王),兵部尚书应负全责。

那时距明朝之亡已不过一年半,局面的恶劣可想而知,但群臣还是坚决反对议和,连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国防部长暗中商量,表面上坚决不肯承认,最后消息泄漏,便杀了国防部长以卸自己责任。

从这件事中,可以见到当时对“议和”

是如何的忌讳,舆论压力是如何沉重。

连崇祯这样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对群臣承认有议和之意。

袁崇焕却胆敢进行议和。

那正是出于曾子所说“只要深信自己的道理对,虽有千万人反对,我还是干了”

那种浩然之气。

[16]

诸葛亮出师北伐,天下皆称其忠。

岳飞苦战抗敌,天下皆知其勇。

袁崇焕的功业或许比不上诸葛亮和岳飞,虽然,那也是很难真正比较的,然而他身处嫌疑之地而行举世嫌疑之事,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负担,诸葛亮和岳飞却幸而不必经受。

袁崇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

当真是英雄寂寞,壮士悲歌。

他明知不能得到当时的谅解,只盼望自己这番苦心孤诣能为后人所知。

当我写到这一段文字时,想到他的耿耿之怀,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剧烈的心酸,感到了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壮美,深刻的凄怆意。

正确的战略决策无法执行,朝政越来越,在魏忠贤笼罩一切的邪恶势力下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

关外酷寒的天气,生长于亚热带的广东人实在感到很难抵受。

在这期间,袁崇焕从广东招募来的人员中有人要回故乡去了,临别时问他:你留在这里继续担当艰危呢,还是回乡以求平安?他写了一首诗回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内心你还不明白吗?又何必问安危去留?我在这里奋不顾身,本来不是为了富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抢了999种异能奇门医圣在都市签到天师宫,下山已无敌木叶:从日向开始谨慎将四个巨佬写进耽美文后似锦人在诸天,从被通缉开始抢救大明朝千秋我为凰圣墟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清穿之四福晋看戏日常快穿之炮灰女配又黑化了葛先生的一往情深我在足坛疯狂刷钱女配她一心向道[快穿]真千金靠作精系统成万人迷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拳愿哥斯拉前浪长命百岁异灵收容所市井之徒旧金山往事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