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暂时先在西院教学吧,我打算再请个先生,然后再招四十个学生,凑成一百人,开两个班。”
县里虽给他划了六亩地,但李逸没打算现在又去建个学校,哪怕学会里有不少钱粮,但不急。
一步步来。
“让六郎来你这做助教,”
董秀才推荐自己的孙子来教书。
“好。”
李逸对这个来代课过几天的董六郎印象不错,挺有学问,起码人家对九经钻研很深,已经能通三经,大中小经各通一部。
董先生给李逸提了个醒,“你虽辞官归乡,但身份毕竟有所不同了,你那个作坊能赚钱就继续经营,但你以后把作坊的事交给信的过的人管理,不要自己亲自经营。”
“朝廷律令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
商人地位低下,这是一直以来的事实,工商子弟还不能做官。
当然,这里面的工商,是匠籍商籍的人,李逸是良人,起码也是个自耕农。
他的作坊,属于自家的副业,只要不亲自经营,就不算操持贱业。
专门从事商业的,比如掌柜的、伙计这些才算操持。
但董秀才还是提醒李逸,少过多参与作坊的经营,交给专门的管事去打理,李逸幕后掌握就行,
世家门阀、豪强大户,都是派人打理,或是让家中庶出子弟,或是亲戚出面管理,有专门的管事、掌柜经营,核心的嫡系子弟是不会去沾碰这些的。
国家法令中明确规定,官及以上亲属同居,自营工商业,家族承继其事业,不得为官,其关键就是自营工商业。
“以后有空多读书,尤其是九经,我还是建议你以后参加科举。”
李逸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学生时代虽说也读了不少书,但经史子集这些只选读过一些,后来就算搞副业写小说,但网络文学也对传统的这些研究不多。
现在科举最主流的明经科,虽说不考八股,但考九经,哪怕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掌握的经,来报考哪几经,但不论贴经、墨义还是时务策,那都是需要对相应经书熟透读懂才行的。
进士科就更难了,还得写诗赋。
这可不能自由发挥,得按指定的题目,还要求韵。
以他现在的条件,顶多去参加明字科,考考书法,也许能行,毕竟他这瘦筋体现在也有点名气。
不过李逸没打算去考啥科举,
费那劲做什么,现在这日子不挺好么,
两个院子三十多间屋,五十亩田地,一牛一马四头骡还有一头驴,有五个奴婢,有个自办的学校,校田还有七十亩,又有一个日赚过万钱作坊。
多少乡人羡慕的流口水的日子啊。
他上个梁,十里八乡的乡吏豪强全来道贺。
“无逸,恭喜啊,上梁大吉。”
杜三郎笑着走来,
“同喜同喜。”
杜三郎拉着李逸,“老夫人给你准备了一份大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