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徐锋没有立刻将公输仇的手札拿出。
他知道,这东西分量太重,一旦拿出来,就是掀桌子。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在自己的住处,将公-输仇手札中的核心思想,与自己后世的知识,以及对这个世界人心的洞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一本崭新的奏疏,由他亲手写就,通过翰林院的渠道,递到了皇帝赵惇的案头。
这本奏疏的名字,起得非常巧妙,叫做《论恢复科举祖制,以固国本疏》。
奏疏里,徐锋绝口不提“改革”
二字,通篇都在讲“恢复”
。
他引经据典,声情并茂地阐述了开国先贤公输仇设立科举的初衷,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是为了打破门阀对官场的垄断,是为了给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然后,他笔锋一转,痛心疾首地指出了如今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考试内容僵化,只重诗词歌赋,不重经世致用;世家子弟从小就有名师指点,甚至能提前得知考题,而寒门学子只能死记硬背,两者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阅卷官多为世家出身,徇私舞弊,拉帮结派,等等。
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恢复祖制”
的方案。
一,糊名誊录。
所有考卷,都由专人重新抄录,并遮盖考生姓名,杜绝阅卷官凭籍贯、笔迹认亲。
二,增设“策论”
科。
除了传统的经义、诗赋,增加一道关于时事政策的论述题,考察考生的实际办事能力。
三,设立“南北卷”
。
根据南北方教育水平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录取名额,给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考生更多的机会。
这三条建议,每一条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精准地插向了门阀世家把持科举的要害。
但徐锋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这一切,都包装在了“恢复祖制”
的华丽外衣之下。
他甚至从公输仇的手札里,找到了几句可以佐证他观点的话,巧妙地穿插在奏疏里,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创新,而是在“考古”
。
皇帝赵惇看完这本奏疏,激动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好!
好一个恢复祖制!”
他正愁怎么削弱张巨鹿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徐锋的这本奏疏,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武器!
用祖宗的规矩,来打这帮不肖子孙的脸,名正言顺,谁也说不出一个“不”
字!
“传朕旨意!”
赵惇当即拍板,“今年的春闱,就照徐怀玉所奏的办!
即刻昭告天下!”
这道圣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整个太安城,乃至整个离阳王朝,掀起了滔天巨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