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七八十年代时,香港尚处在英国的统治之下,而英国的发展思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香港。
在1980年的财政预算案演说中,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夏鼎基提出了一套自创的“积极不干预模式”
。
这套模式相信市场、依靠市场,尽可能把问题交给市场,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由市场决定,延续了英国经济自由主义古典学派那种限制政府开支与税收、抑止政府功能与活动范围的传统,只做民间私人做不了、只有政府的集体力量才做得到的事务,将经济活动尽量开放给民间私人企业。
而这套看似打造了香港经济神话的模式,却几乎等于放弃了半导体产业。
80年代的时候,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政府都在倾斜大量资源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与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地厂商。
香港却在此时当起了甩手掌柜,所谓的积极不干预,通常就是只做配套工作,不做资源倾斜,任凭企业自由发展。
需要知道的是,香港产品收益基本靠出口,其产销直接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伴随着通货膨胀,厂房租金和劳工成本不断提高,元器件价格不断上涨,以往的优势在对比之下迅速丢失殆尽,包括半导体在内的制造业要么迁往珠三角,要么迁往东南亚,而香港本身又相当缺乏半导体人才,这种水土流失的情况在80年代后期变得尤为严重。
王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香港考察电子制造企业的,此时的他口袋里只有一千万左右的港币,虽然他十分清楚历史发展的走向,在庞大的产业发展面前,他也感到力不从心。
此时,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寻一家可以合作的工厂或合作,或购买尽快掌握正在快速崛起的电子产业的高地,为省无线电厂建设一家可以提供质优价廉,技术含量高,供货稳定的电子厂家。
然后再找一家服装厂,凭借港岛的技术和货源优势将自己需要的服装生产出来。
此时正是港岛的纺织业的黄金时期,香港服装风靡欧美,是港岛的支柱产业,大大小小的服装厂遍布港岛,寻找买下一家服装厂应该不是问题。
另外,他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明年深圳成立特区以后,让四青他们以港商的身份,在深圳建设自己的电子厂、服装厂、家具厂。
当然,“芯片短板”
这个所有工人心里的痛,他也想在这次港岛之行中寻求到解决的方法。
在小二毛的陪同下,王鹏几乎转遍了港岛主要的几个商业街、批发市场和工厂区。
对于港岛服装生产销售的情况基本上有了一个了解,顺便到四青他们的公司也转了一圈,心中基本上有了一个稳妥的打算。
然后,又到电子元件商店、电子街做了一些了解,并且到了工厂和相关的技术人员做了沟通,最后,他们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
在回去的路上,王鹏给小二毛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毛,港岛你人头熟。
从明天开始,你出去打听,看有没有服装厂和无线电厂要出售的,如果有合适的话,我们买下来。”
“鹏哥,你要买服装厂和无线电厂?”
“嗯,买下这些厂子来以后,我们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在国内再开一家。
这样既可以实现产品的国产化,又可以为产品出口打好基础。”
“真的?”
“肯东是真的,寻找厂家的时候最好找一些有研发能力的厂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