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多少?两三成?!”
他前段时间还和他老师通信,他老师告诉他,湘省的杂交水稻今年有很大希望能配套成功,若成了,产量也许能提高20-30%,这个预估让所有的业内人士都对湘省异常关注,因为一旦成功,那将开启中国水稻新纪元。
而这,是研究人员近十年的成果。
现在,苏盈盈告诉他,提高三成产量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一包药水和一些种子。
这让他心中欣喜之余,又产生了一些难以言明的情绪。
“嗯!
大概能提高两三成,但这也是极限了,毕竟种子的上限就在这里。”
苏盈盈没感受到林向松的小情绪,但无意之间的话却点醒了他。
是啊!
种子品质是限制产量的最关键因素,种子不好,无论施多少肥、杀多少虫、浇多少水,都无法突破它的上限。
所以,他们才要坚持不懈地做植物研究,学育种、学遗传、学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
药水是一次性的,种子改良才是可长远发展的。
这也是为何苏盈盈明明手持利器,却依旧笃学不倦。
想通了这一点,林向松三下五除二啃完黄瓜,站起身来,“我看看你种出来的黄瓜和茄子。”
茄子和黄瓜的菜畦就在院子里,上次林向松来的时候茄子刚摘了一批,黄瓜又没长成,粗略一看,也没觉得这不到十平方的地有什么不同。
而这几天过去,之前还细瘦的茄子又长大不少。
紫黑发亮的茄子挂满枝头,最大的那个有六七公分粗,垂得快碰到地面,表皮一个虫眼都没有,光滑得像打了蜡。
林向松伸手掂了掂,估摸着得有半斤重,指尖触到的地方还带着太阳晒过的微温。
林向松蹲在茄子边,一个一个数着茄子的果量,而后又掏出纸笔开始刷刷的推算起来。
饶是方才听说产量能增加三成,可真轮到自己亲手推算出亩产之后,林向松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亩产预计三千三百斤!”
“这个固元方,可真了不得!”
说话间,有人敲了敲知青点的门,“小苏知青,我来换一些种子,还要一些杀虫粉。”
来人看到院子里还有外人,一时间有些踟蹰,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苏盈盈并不介意林向松发现她和村民们的“交易”
,直接问道,“婶子,你要啥种子?有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
说话间从房里抱出来个小木箱,箱子里分门别类用牛皮纸包好各式各样的种子,每个纸包上都用笔标着日期和作物名。
这些都是这段时间村里人陆陆续续找她换的,她剔除劣种蕴养过后,又再换给了老乡们。
大婶在箱子里翻翻捡捡,最终拿出来了三包种子,“茄子、白菜,还要一份辣椒吧。
我这次带来的这些种子,你看要收多少?”
苏盈盈看了看大婶拿过来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挺好的,看上去品质不错,随手捡了几包,估了一下重量,“就这些吧。
杀虫粉你要多少?”
“要五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