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特辑首发内容。
发布文案只有一句:“一百年前,有人在煤油灯下为陌生人写字。
今天,我们接力。”
秋雨绵绵时节,国家图书馆举办“民间记忆展”
,首次官方承认“非正式知识体系”
的历史价值。
展厅中央陈列着一只玻璃柜,里面静静躺着几样东西:一台老旧录音机、一盒标有“Y-073”
的磁带、一张小学生蜡笔画的读书灯??正是景阳书院樟木匣中收藏的那一张。
解说词写道:“这些来自田野的声音与图像,构成了国家精神版图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或许粗糙,但从不虚假;或许边缘,却始终明亮。”
开展当天,苏禾受邀出席。
她坐在轮椅上,由阿舟推着缓缓前行。
走到那幅蜡笔画前,她伸手轻轻抚过玻璃,嘴角扬起笑意:“原来我们真的被看见了。”
“不是被看见。”
阿舟低声说,“是终于,没人能假装看不见了。”
归途中,天空放晴。
一轮彩虹横跨山峦,恰巧落在书院屋顶,将那一排铁皮风铃染成七彩。
林昭拍下照片,发到内部群,配文:“天也在读《光的分解》。”
入夜,例行守夜活动如期举行。
十万盏灯再次亮起,这一次,人们不再仅仅书写个人经历,而是开始讲述“我想让未来知道的事”
:
“我想让一百年后的女孩知道,我们这一代女人也曾拼命争取过说话的权利。”
“我想让后代明白,曾经有一群人,宁愿坐牢也不肯停止教别人认字。”
“请告诉未来: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黑暗还嘲笑点灯的人。”
而在西藏双湖县的帐篷里,那三个孩子已能完整背诵《礼运?大同篇》。
他们把录音寄来,结尾多了一句稚嫩的提问:“阿舟叔叔,我们现在算是‘天下为公’了吗?”
苏禾听了很久,然后拿起触觉笔,在盲文纸上缓缓写下回复:
“你们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是了。”
雪,又开始下了。
阿舟站在廊下,望着天地素白,忽然觉得九娘说得对??心里有了主意,人就不饿。
他弯腰拾起一根枯枝,在积雪上重新写下那个字,比之前更大,更深:
**启**
车轮转动,灯火不熄。
风穿过回廊,铜铃轻响,如同千万人同时开口:
“接着说。”
“别停下。”
“我们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