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陆北顾亲授《春秋》《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赵徽柔则开设女学班,教授诗书礼仪,鼓励女子读书明理。
许多达官贵人家的女儿慕名而来,甚至有人自愿削发为尼,只为能在书院修行求学。
仁宗晚年多病,渐渐疏于政务。
太子年幼,朝中再度暗潮涌动。
有大臣提议立皇太弟摄政,实则欲挟天子以令诸侯。
关键时刻,陆北顾联合杜衍等老臣,力保太子即位,严惩蛊惑之徒。
并在新帝登基大典上宣读《劝学篇》,阐明“君道在于仁政,治国首重民心”
。
自此,大宋政局重回清明。
十年之内,赋税减轻,水利兴修,科举扩招,天下太平。
陆北顾年逾花甲,须发尽白,仍坚持每日清晨赴书院授课。
赵徽柔亦年近六旬,双目渐昏,却仍每日抄经诵读,亲手为学生们缝制冬衣。
某年冬雪夜,两人围炉而坐,共读一本泛黄的手稿??那是他们年轻时合写的《南华真经注疏》初稿。
她忽然问道:“你说,后人会记住我们吗?”
他笑了笑:“或许不会。
历史总是偏爱帝王将相,忽略平凡之人。”
“可我们并不平凡。”
她靠在他肩上,“我们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点亮了很多黑暗中的心灯。”
“是啊。”
他握住她的手,“也许名字会被遗忘,但只要还有人读诗、听琴、为民请命,我们就从未真正离开。”
窗外,雪落无声,梅花悄然绽放。
炉火跳动,映照着两张布满皱纹却依旧温柔的脸庞。
这一夜,他们谈了一整晚的梦。
梦见少年时的金明池,梦见滁州的风雨夜,梦见朱雀桥畔那一曲《梅花三弄》。
第二天清晨,仆人发现二人相拥而眠,气息全无。
据说,那天早上,整个汴京的梅花一夜之间全部盛开,香气弥漫十里不散。
多年以后,昭义书院走出无数贤才,他们都将陆北顾奉为精神导师,将赵徽柔尊为“梅仙”
。
而在书院后园,那块刻着诗句的石碑前,常年摆满鲜花。
每逢春日,总有学子聚于此处,齐声朗诵:
“一身抱道走风尘,万死不辞为黎民。
纵使孤忠无人识,犹将肝胆照乾坤。”
风吹过,梅瓣纷飞,仿佛有人在远处轻轻拨动琴弦。
一曲《梅花三弄》,悠扬不绝,穿越百年光阴,仍在诉说着那段不属于庙堂、却照亮时代的深情与信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