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地方只有保证大家都饿不死的贫穷。
五几年黑龙江就开始推广肥料农机这些个现代农业设备,但也只有农场兵团才有资格配置,漠河镇上都没一台拖拉机,就更别说赵家坎这个山沟里的小农村了。
没机械没化肥,就单靠人力在山里锄地务农挣工分,每家每户除了口粮之外,谁也没半口多余的吃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只是钱的问题,正立媳妇把缝纫机卖了也不能丢了体面。
可要是缺粮米,她再有本事也没辙。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公社支书赵正德。
老支书家里也没多余口粮——他要真有富余粮食也不敢拿出来,这是投机倒把的大罪过,他敢犯国家真敢把他当黑五类给毙了。
好在他们家兄弟多,人多就势众,各家省一点就很可观。
到最后正德兄弟们把几家共有的猪给杀了,连猪崽一块,送过去给正立家摆吊唁答谢宴。
除此之外,老支书还特意到村里各家各户造访,舍出自己的脸面来,以他自己家为借主,求来了好些粮食。
当赵正德举着三口袋高粱面,拉着两头大肥猪,亲自送到正立家的时候,包括赵二平在内的全家人都非常感激。
那封赵正德天天挂在嘴边的契书,也就随着体面的粮米肉,而再也不提。
赵二平是想过跟老支书再掰扯掰扯这件事的,结果从她娘到她哥,最后连家里五小子都觉得她太刻薄,怎么什么事放她这儿,都会往最坏的地步打算呢?
平白无故地把人想的这么坏,不好。
赵家二姑娘挨了数顿批评,只得作罢。
其实她现在也没心思多想赵正德的事情,除了丧父之痛以外,她更担心的是自己娘。
从她爹出事之后,这么多天来,她娘几乎就没睡过觉,睡不着,倒也是天黑就躺床上,只不过睁着眼挨到天亮再若无其事地起来忙乎罢了。
她娘还吃不下东西,单纯没胃口,这十几天来老人家就算逼着自己吃,也咽不下一块窝头。
已经有好几位婶子偷偷提醒二平和她姐,要留神看着她们娘。
婶子们说,人突然遇到事,容易想不开。
可生死这种事,除了让时间去化解之外,怎么能看得开。
寒冬十一月的大地冻得比铁还硬,大小伙子拿铁锹猛砸都杵不开一个坑。
就因为这个缘故,赵正立是在头七的时候才下葬。
在农村来讲,这个时间点虽然不能说晚,但也有点延误了。
赵正德就找着正立媳妇一商量,他花钱来给正立的战友们发电报,吊唁答谢宴定在四七当天,这样能给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腾出充裕的路上时间。
赵二平开始觉得是不是真的是她自己小心眼,也许是她听错了,人家支书不是她想的那个意思。
很快她就知道自己的直觉其实是非常准确的,只可惜她年纪小没阅历到底还是进了人家的圈套。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省四清工作组几十人闯进家里,逮捕了赵二平。
--
四清运动:农村和城市的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主抓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
63-66.5
在农村主要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运动后期,工作内容扩大化了。
全国农村公社化:1958年提出,62年宣布在全国实现。
实则各地公社制度建立进度是不同的,同理公分制度。
农村是人情社会,同一个制度在各地落实起来,效果迥异。
请注意:我国从来,注意是从来,没实行过余粮收集制度。
这是咱正北边那邻居他爹当年干出来的破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