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684章礼部衙门,晴天霹雳
礼部尚书杨明远时年四十二岁,仪表堂堂,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六部主官,可谓是前途无量,作为当代唯一一名连中三元者,被世人视作文曲星下凡,日后必然要入阁拜相的人物。
在其打理下,礼部事务被安排得极有条理,为眾外藩所推崇,而尤其难得的是,此人深知边事,是促成察哈尔部內附的重要推手。
特木尔一五一十地为陈阳介绍著这位杨尚书,並敬佩地称其为杨大学土,似乎很是仰慕。
有陈阳担当护卫,自是可高枕无忧,於是二人轻车简从,就这么一前一后地走在大街上,远远地就见到了紧靠著朱红色宫墙的那一片连檐通脊的廊房,那里即是衙门所在。
礼部衙门位於皇城外东侧,与宗人府、吏部、户部共在一条街上,平日里相较其他衙门倒是较为冷清,唯有外藩来朝、或者要举行什么大典时,才会忙活一阵,也算是六部中最没油水的衙门,但今日却显得尤其热闹。
两伙身著异族服饰的人,操著不同的口音,聚集在门前一阵嘰里呱啦,且相互之间互有推揉似乎隨时都要大打出手。
陈阳先前曾路过东瀛,自然听出其中一伙乃是倭人,而另外一方就有些难分辨,直到听到“西巴”
两字时才恍然大悟一一原来是朝鲜人。
特木尔本想直接进衙门去寻那杨大学士,奈何门口被倭人与朝鲜人堵了个水泄不通,因此便与陈阳一起站在旁边观望。
陈阳静心分辨了一会,听明百了这两伙人衝突的起因一一倭人国內战乱连连,於是便有人趁机出海,干那劫掠的营生,除却中原以外,其实朝鲜也吃了倭寇不少的亏。
加之其地小民弱,武备鬆弛,多年不习战事,而倭寇那边却是久经战阵,往往数十人结队,便可在其境內肆意来去,掳掠钱粮妇孺。
两伙人可谓是结仇已久,如令又正是朝贡的时候,为了避免他们见面就打起来,礼部特地將他们所居住的馆舍安排得相隔极远原本也算相安无事,但前些日子,有一名倭人武士在街上游玩,却在眾目之下被人刺死,据目击之人称,行凶者为躲避搜查、最后正是躲入了朝鲜使团所在的馆舍。
今日之所以將官司打到这礼部衙门前,是因为朝鲜人前来商量入责礼仪之事,结果被等候已久的倭人半道截住,这才拉扯起来。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陈阳一边听著经过,一边向特木尔讲述,后者明白了之后,难免有些不满:“就因为他们几个的私怨,弄得整条街都不安生!
人命案子自有刑部与大理寺去管,跑来礼部胡闹些什么?”
他个子大,嗓门也厚实,含怒之下发声也不知收敛,结果一出言同时引来了两方关注。
见特木尔与陈阳只是孤零零的两个人,而前者又穿著便装、看起来有些朴素,似乎不是什么显贵人物,於是刚刚还在吵得不可开交的两群人,转瞬间竟默契地將炮火一致对外,好一阵言语讥讽。
特木尔本就拙於口舌,被对方一阵抢白后气得火冒三丈,身上伤口都险些进裂。
大怒之下,他正要拔刀,好在这时礼部衙门的大门终於开了,一位身著大红官袍、胸口绣著锦鸡的官员大步走出,面容不怒而自威,三缕短须浓黑如墨,剑眉星目,端得是仪表堂堂。
这位显然便是那名杨大学士了,他露面后,將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的两伙人自觉地让出道来。
杨明远站定之后,先朝左右扫了一眼,目光所及之处,每人都低下头去,不敢与他对视。
“尔等为何事在此喧譁?”
於是倭人与朝鲜人各派了一名代表出来,在杨明远面前复述了一遍事情经过,尤其那倭人代表还十分委屈,“这些朝鲜人纵贼行凶,光天化日之下袭杀我国人,还请上官做主,將他们赶出京去!”
“先前已经与你说了,刑部正在加紧侦缉此案,只是近来多事,人手有些不够,要你们安心等待。”
杨明远听完后,道:“怎地今天又来纠缠不休?朝廷自有法度,容不得你们这几人胡作非为,还不快快散去!
若不然,我稟明陛下,收回你们的勘合契符!”
这些倭人虽只是大名的下属,然而平日里骄横惯了,又是在战场上经歷过真刀真枪的,虽一开始被杨明远的官威唬住,如今却对这决断十分不满,著不公便將杨明远围在正中,反將那些朝鲜人拋在了脑后。
倭人似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陈阳敏锐地觉察到了不妥,正欲出手將杨明远自倭人之中带出,却见人群里忽然闪出个头上繫著百带的武土,將一柄长刀高举过头顶,怪叫著跳將出来,便朝杨学土劈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