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岐山,”
杨次山忽然道,“你怎么跟元大人说话的?”
“大哥,失踪的是茁儿啊!
我只有这么一根独苗,他才三岁……”
杨次山嗓音发冷:“是你一个儿子重要,还是我整个杨家重要?”
一句话,说得杨岐山不吭声了。
杨次山又向元钦道:“听说昨晚被捕的那个武学生,是辛弃疾的儿子?”
元钦应道:“下官已亲自审过,那武学生名叫辛铁柱,确是辛弃疾之子。
不过他与小公子失踪一事,应该没有关联。”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杨次山将茶杯捏在手中缓缓摇晃,“辛弃疾一向主战,与韩侂胄皆力主北伐。
主战派之中,名望最重的,便是这个辛弃疾,他被韩侂胄起用,出知镇江府,前阵子登临京口北固亭,一阕《永遇乐》传入临安,大街小巷,妇孺皆知,朝野内外,莫不振奋,就连朝会之上,圣上都忍不住当着众臣吟诵。”
他言说至此,脑中不由得想起了三天前垂拱殿里那场大议北伐的朝会。
当时垂拱殿内一片沉寂,皇帝赵扩吟诵完辛弃疾的词后,提到将亲临太学视学一事,尤其强调要专门去一趟岳祠,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当此锐意进取之时,却总有一些反对之声冒将出来”
,说完便一脸不悦地坐在龙椅上,发下一封奏疏,让下面站立的群臣传阅,商讨如何处置。
奏疏来自武学博士魏了翁,疏中论及北伐,言辞甚为激烈,说大宋“纲纪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
,又说金国“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
,还说贸然北伐,是“举天下而试于一掷,宗社存亡系焉”
。
赵扩继位已有十一年,从继位之初就对自己向金国称臣的屈辱地位甚为不满。
如今改元开禧,那是取太祖皇帝“开宝”
年号和真宗皇帝“天禧”
年号的首尾二字,以示恢复之志。
赵扩有意北伐,韩侂胄正是因为力主对金国强硬,主张恢复中原,才能深得赵扩信任,执掌朝政十年而不倒。
朝野上下都知道皇帝的北伐之志,也知道韩侂胄打压反对北伐之人,可总有人上书谏言。
比如半年前武学生华岳就曾冒死上疏,说北伐必将“师出无功,不战自败”
;又说韩侂胄“专执权柄,公取贿赂”
;更将朝中依附韩侂胄的一干官员如右丞相陈自强、枢密都承旨苏师旦等人骂了个遍,当即被削去学籍,下狱监禁。
见华岳落得如此下场,文武官员再没人敢公开反对北伐,直到魏了翁呈上这封奏疏。
赵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那就是要狠狠地处罚魏了翁,以儆效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