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生态学家陈昭南在会上直言,“山河祭的本质是修复断裂的情感连接,而不是打通所有人的心灵壁垒。
共情不等于窥探,聆听也不该成为强制。”
话音未落,会场灯光骤然闪烁。
所有电子设备屏幕齐刷一亮,显示出同一幅图像:那面梦境中的铜镜,此刻清晰映照出会议室全景,连每个人的呼吸频率都以波纹形式环绕头顶。
全场死寂。
片刻后,图像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幻觉,也不是黑客攻击。
那是某种存在,正通过集体潜意识进行观察。
当晚,清醒同盟残余势力在地下频道发布宣言:“你们以为自己在进化?不,你们正在退化成一群没有隐私的蜂群!
真正的自由在于选择不说的权利!”
随即,一段视频流出:一名年轻女子躺在实验台上,脑部连接数十根导管,她的眼球快速转动,口中不断重复一句话:“别看我……求你们别再看了……”
经查,她是某城市共鸣预警系统的值班调音师,因连续七十二小时监控高危心理个体而精神崩溃。
她的大脑已被过度激活的共感能力反噬,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的情绪边界,最终陷入“情感溶解”
状态??医学界对此尚无解法。
舆论哗然。
尽管大多数人仍支持调音体系的发展,但质疑声日益增强。
“我们是否走得太快?”
一篇署名文章在全球社交网络疯传,“当我们都能听见彼此心跳时,还有谁愿意独处?还有谁敢隐藏悲伤?”
就在争议达到顶峰之际,昆仑小屋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那是个身穿褪色军装的老者,左臂疤痕累累,走路一瘸一拐。
他是当年参与镇压第一代静听者的特种部队指挥官,亲手下令焚毁过三十七座铃花林。
晚年隐居边陲,被认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他在门口站了整整一夜,直到晨雾散去才敲响木门。
开门的是孙女最小的弟子,一个十六岁的女孩。
她看着眼前这位满脸风霜的老人,本能地后退一步??她的铃印记正剧烈发烫,那是极度愧疚与悔恨交织所引发的共鸣反应。
“我不求原谅。”
老者沙哑地说,“但我必须说。”
他走进屋内,在阿箬曾经打坐的位置跪下,从怀中取出一枚烧焦的铃花标本,以及一本残破日记。
那是他在一次行动后偷偷保留下来的唯一遗物。
翻开最后一页,字迹颤抖:
>“今天,我听见了一个孩子的哭声。
他母亲死在我枪下。
可当我靠近,他却抓住我的手,说‘叔叔,你能抱抱我吗?’……我没有抱。
我怕软弱。
但现在我才明白,那一刻的冷漠,比子弹更致命。”
老人泪流满面:“那天之后,我再也听不见任何铃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