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唉,眼下只能如此了。”
张书缘哀叹了一声,他知道这明末的气候是个什么鬼样子,也知道这明末的农民起义。
本以为,通过释放藩王的土地能缓解一下境内的矛盾,避免或延迟农民起义。
但何曾想那天灾却是不给时间,甚至都把已经消退的起义苗头又给激了出来。
可没办法,气候这玩意,眼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对付……“好吧,那就抓大放小吧……”
曹化淳也很是无奈,但还是那句话天象异常,谁也处理不了。
“嗯,不过这眼下能不能抓人,还得看老天爷啊。”
无奈叹了口气,张书缘便侧目看向了院外的暴雨。
“来人,去将范宗文喊来,本阁有要事交代。”
张书缘所说的“范宗文”
是这江山县的知县,而这位范宗文正是出自有名的范氏,家中十分有钱,也是这江山县的首富。
他之所以喊这位,自然是想让其去视察田地,查看江山县以及周边有没有受到暴雨的影响。
趁着衙内小厮去找范宗文的空档,张书缘当即就写了一封奏疏,命这通政司的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而他所写的内容,自然是想让朱由检勿要大发善心,采取什么“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的策略,因为那王嘉胤一伙人根本就不是抚慰的,若是能被抚慰的话,那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早已是功成名就了,至少在史书里是这样的。
当然,这封奏疏里,他也写了让朱由检去重点照管李自成了……我们再说京师里。
自拿到练国事的奏疏之后,朱由检起初还想让人去剿抚那些叛逆,可没过两息他便就想起了小哥带来的那本后世杂书。
记起了那本杂书,朱由检便就想起了里面所写的陕西民变,尤其是其中所记载的闯王高迎祥、李自成二人。
,!
在意识到不能走剿抚的路子后,他第二天便就举行了廷推,商议该让谁去统筹负责剿匪了。
作为那些古板的大臣们来说,无论是东林还是浙党,在此时都是想让朝廷能少花钱就少花钱,因此他们便提出了剿抚之策,打算让朱由检去拨一个贤名了。
尤其是东林党的党魁韩爌,他是亲自出来站台使那剿抚之策的。
在他的眼中,这陕西再出民变,自当又是下面人在胡来,只要像皇帝去年时那样,裁决了贪官污吏,平息了百姓怒火就会无事了。
但可惜,他这想法却是有些落后了,因为陕西的事情不单单是有怨气,重要的是没有粮食了。
当听到百官们的意思后,朱由检便深吸了口气道。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放在往年可也如此。
但据练爱卿上奏,此次异变无关民怨,是由生死大事所起。
所以为保此次异变不外泄,波及其他省份。
朕以为,我朝当以绞杀为主,彻底消灭此等祸事。”
随着他这句话出口,百官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明白皇帝想要什么以后,这群人就开始了商议。
这俗话说的好,做事不怕人少,就怕人多。
这不没过三刻,这群人就分为了两派。
浙党,主张推举陕西右都指挥使洪承畴,推举是理由是,洪承畴为官贤明,资历深厚,为人又学富五车,熟知兵法。
而东林则推举陕西道御史蒋允仪、兵科给事中沈惟炳,理由跟浙党差不多,都是在讲这二人的贤明与聪慧。
这与浙党推举的人相比,韩爌等人推的蒋允仪就有些不够看了,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功绩来说都是如此,因为蒋允仪是一位典型的士大夫文官,对于军事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跟洪承畴相比完全就是云泥之别。
没办法,谁让韩爌他们手上没有什么能打仗的牛人呢?他们手里能打仗的人,现在都是位高位,主要有孙承宗与李邦华二人,至于史可法那些人眼下都还在历练,还没有后来的那么多功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