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们会发现,田文镜和鄂尔泰一样,都热衷于奏报祥瑞,其实背后有着深层原因。
一方面,雍正帝笃信祥瑞,认为这是国家昌盛、政治清明的象征,大臣们投其所好,通过进献祥瑞来获取皇帝好感与信任,巩固自身地位。
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借助祥瑞来彰显自己在地方的治理功绩,向皇帝表明新政推行卓有成效,以此证明自己是得力干臣。
不过,从后世角度来看,这些祥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官场存在粉饰太平、讨好皇帝的风气。
……田文镜晚年人品出现了瑕疵,有人指责他为了政绩隐瞒河南灾荒事件,不过这是一件充满争议的谜题。
有人认为他故意隐瞒灾情,也有人觉得他是被属下蒙蔽了。
事情是这样的,雍正八年(1730年),河南遭遇严重水灾,黄河、沁水泛滥,许多州县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田文镜却向雍正帝奏报“河南地方虽偶有被水淹的州县,实未成灾”
,坚称当地并无大碍。
事后有官员弹劾田文境为了政绩不顾老百姓死活,折子上是这样写的:“皇上,田文境以治理河南政绩为傲,即便被水淹百姓受害也不奏报。
若如实上报灾荒,将其政绩受损,所以知情不报。”
雍正不相信田文境会做出此等之事。
这时张廷玉看出了雍正放过老田意思,称田文镜也许是被属下欺骗。
“皇上,老田晚年身体欠佳,精力大不如前,对地方事务的掌控力有所下降。
一些下属为了自身利益,粉饰太平,刻意隐瞒灾情的严重程度,导致田文镜误判形势。”
张廷玉一来为老田开脱,二来逢迎雍正心意。
雍正点头道:“老田平时信任属下,很有可能是被属下蒙蔽了。”
不知内情不怪责,雍正并没有处置田文镜。
不过,有此事发生,田文镜在雍正帝心中的形象大受影响,为他一生的政绩蒙上了阴影。
总体来说,老田为官清廉,一心为民。
在任期间,除了不遗余力推行新政,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为河南、山东等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镜因病卒于任上,终年七十二岁。
雍正帝赐葬泰陵附近,谥号“端肃”
,并命河南省城为其设立专祠,以表彰他为新政推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田文镜的一生,是对雍正帝忠诚的一生,他以独特的行事风格和卓越的政绩,成为了雍正朝最具代表性的能臣之一。
:()清宫秘史十二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