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若是没本事,守不住这江山,那便是气数已尽,合该如此。”
很明显此次中兴后,国运还能撑百年,那后世关他什么事,不亡在他手里就行,他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杨廷和怔怔地看着皇帝,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引经据典的道理在皇帝这番务实甚至略带颓废的豁达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这位老臣。
他最终只是深深一揖,嗓音干涩:“陛下圣虑深远,老臣…拜服。”
杨廷和退出了乾清宫,脚步竟有些虚浮。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地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一如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皇帝的话语,像一把生锈却沉重的钥匙,强行撬动了他恪守一生的观念枷锁,露出里面他从未敢直视的空洞与恐惧。
气数已尽,合该如此…
这些话语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带着一种近乎亵渎的轻松与漠然。
这哪里是一个受命于天的天子该说的话?这分明是市井浪荡子的混账话!
可偏偏,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现实逻辑。
第77章中宫有喜
他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圣贤道理,要劝谏君王重纲常、惜名器、防微杜渐,可皇帝轻飘飘几句,“百姓活不下去才会掀桌”
、“过得下去就会商量”
,便将他所有的忧患都击得粉碎。
他一路沉默地走回文渊阁值房,同僚们见他面色沉郁,只当是为政务劳神,并未多问。
杨廷和坐在案后,摊开一份奏疏,目光却无法聚焦。
他想起江南来的家书,族中子弟抱怨田租难收,佃户多有转投工坊或嚷嚷着要减租的。
想起朝中一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如今腰板似乎挺得更直,言语间对皇后新政的推崇毫不掩饰。
想起京城街市上那些衣着光鲜,谈论着工钱和行情的工匠和商户,他们脸上那种对未来的期盼,是过去那些谨小慎微、面有菜色的顺民脸上从未有过的。
那是一种生机,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力量。
皇帝看到了这力量可以用来稳固江山,甚至乐见其成。
而他,以及他身后的整个士大夫阶层,却本能地感到了这力量对现有秩序的侵蚀和威胁。
若在以前,他会毫不犹豫地斥之为荒谬。
但如今,皇帝用一番歪理,将这个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前方是深渊还是天空?
杨廷和无法断言。
若这新秩序真能换来百年强盛,国泰民安,那他今日的忧虑岂非成了杞人忧天,成了阻碍中兴的绊脚石?史笔如铁,会如何书写?
可若这新秩序最终真的吞噬了尊卑上下,使得皇权旁落,礼崩乐坏。
那他又岂不成了目睹巨轮倾覆却无言以对的千古罪人?
两种念头在他脑中激烈交锋,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茫然。
他一生读的是圣贤书,守的是祖宗法,从未想过有一天,维系天下的根基,可能不再是孔孟之道,不再是君臣父子,而是能让多少人吃饱饭,能让多少人有钱赚。
这太实际,太粗糙,甚至太庸俗了。
却偏偏,又如此有力。
他最终长长地,无声地叹了口气,提起朱笔,却在那份关于鼓励北直隶地区仿效南方兴办新式工坊的奏疏上,缓缓地写下一个“可”
字。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细微却清晰,仿佛是他内心某种坚持悄然断裂的声音。
他知道,有些东西,确实再也回不去了。
李凤遥看着系统给她放的现场直播,从商周到清末,特权阶段永远是,哪怕自己几辈子都花不完,他们也冷眼看着百姓在生死挣扎,一点利益也不从指缝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