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总不能跟咱似的,一辈子睁眼瞎。”
“可不是嘛!
以前在家,手心朝上问男人要钱,看尽脸色。
如今自个儿能挣钱,腰杆子硬气了!
我家那口子现在都不敢对我大声说话!”
她们话语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对未来的憧憬。
她们不再是完全依附于父兄,丈夫的附属品,而是能创造价值、掌握自己部分命运的劳动者。
她们这些走出家门的,虽然被指指点点,老学究鄙夷,但她们硬气。
不像其他信了他们邪的女子,生死都握在丈夫手上。
她们被打被害,有钱就可以当官,可以帮姐妹打官司。
工钱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更悄然改变了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
江西瓷都,官窑新厂。
画坯、上釉、描金。
这些需要极致耐心和精细手艺的环节,几乎全由女子承担。
她们烧出的瓷器,品质甚至超过了老师傅。
管理账目,协调物料的女管事,精明干练,丝毫不逊男子。
遍布各地的汇通银行分号。
柜台后,穿着统一服饰、拨弄着算盘的女账房、女伙计成了一道新奇却日渐被接受的风景。
她们心思缜密,态度亲和,处理业务井井有条,吸引了大量商户和百姓,尤其是女性客户,更愿意来此办理存储借贷。
三年耕耘,如今遍地开花。
这些掌握了生产技术、拥有了稳定收入、见识了更广阔天地的女工们,成为了李凤遥政策最坚定,最狂热的支持者。
她们切身感受到皇后娘娘给她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支持,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感恩,而是扎根于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地位提升之中。
她们是皇后新政最广泛的受益群体,也是皇后权力最基层、最牢固的基石。
李凤遥要的不是感恩的名声,是切实的利益,她需要同盟,需要她们。
如今,当李凤遥要进一步推动她的实业计划时,这些经历过训练、拥有了技能、甚至初步具备了管理能力的女工们,成了最好的火种。
“娘娘,”
青词递上一份名单,“江西瓷厂的女管事刘三娘,手艺精湛,且颇能服众,自请前往湖广,筹建新瓷窑。”
“京郊织造厂的副管事王嬷嬷,带出了十几个徒弟,皆可独当一面,她请求拨款,想在老家保定开办一家中等规模的织坊,所用女工,皆可从当地招募培训。”
“甚至……岭南那边也有女子联合上书,请求娘娘准许她们仿照‘汇通’模式,开办一家主要面向渔家女子的小额借贷银号,助其购置渔船网具。”
李凤遥看着这些请愿书,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点燃星星之火,让其以后自成燎原之势。
现在不起眼,可不代表以后还不起眼。
“准!”
她朱笔一挥,毫不犹豫,“告诉她们,大胆去做!
要钱,银号给低息贷款。
要技术,皇家学院派工匠指导。
要政策,本宫给她们撑腰!
只要质量过关,管理得法,生产出的东西,肯定有赚头的!”
她放下笔,对青词道:“看见了吗?青词,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