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国子监生在其中也尤为特别,普通的地方学子需经乡贡、由县令推荐参加州府试,通过后才能参加解试,来京赴考,参加省试,也就是今年的春闱。
但国子监生因为天子门生的优待,只要通过府试,便能直接以国子监试“岁考”
名次为准,绕过解试,直接参加春闱。
甚至如耿灏一般“三品”
以上的高官子弟,即便在国子监的岁考中名落孙山,依旧能以父辈申报来的“恩荫”
名额,下场春闱。
这也是辟雍书院以及其他私学学子看国子监学子不大顺眼的原因,他们比其他的学子多了不止一次科考的机会,而且还不用参加解试!
而耿灏在去年国子监岁考中便是倒数第二,险之又险就要落榜,到时他爹就得厚着脸皮替他向朝廷申报“恩荫”
了,的确是有些丢脸。
哦对了,去年岁考倒数第一的是孟博远。
耿灏在屋子里激动得来回转悠,心想,幸亏有三五!
他考前大致把那本书做了一遍,考的时候虽也觉着难,但好歹还有些思路,大多都写满了,没想到竟然真能考中!
就在他兀自激动时,外头的声浪也愈发大了。
邹博士回来了。
他比耿鸡还要蓬头垢面,发如草窝,衣如咸菜,他亲自去贡院墙根下硬生生蹲守了三日,榜单一贴,他立即拿了随身携带的纸笔,当即便将纸抵在墙上飞也似的誊抄起来。
他整个人虽被挤得狼狈不堪,浑身也散发着馊臭的味道,但却红光满面,两眼放光!
他打驴直奔国子监后门夹巷,一把将自己誊抄的榜单贴在国子监的后门围墙上。
贡院那边挤得水泄不通,许多学子正等得心焦,见邹博士竟抄了榜回来,立刻呼啦啦围拢上去。
邹博士也仰头看去,今年甲榜前三很出人意料,竟无一个出自国子监或辟雍书院,而是全被就读于江南西道江州府白鹿洞书院的金溪陆氏、临川王氏、南丰曾氏的弟子包揽了。
不过这也不算头一回了,前些年还有春闱前五名皆为江西人的奇观,怨不得近年来愈发有江南多才子、半壁在江西的说法出来了。
故而今日他只抄了“乙榜”
里国子监的学子名次,抄得急,字迹也很潦草,但还是能在挤成一堆的名字里,看到不少丁字号学斋学子的名字。
卢昉甚至在乙榜第二十!
柳淮言是第三十六,这两人是他们丁字号学斋里名次最高的。
但是,他门下三十几名学子,仅有十九人落榜,有一半都榜上有名!
虽然名次大多都不高,但总归是考上了啊……
寒门也能出贵子,金榜题名!
邹博士望着望着,不由眼泪便出来了。
不枉费他与学生们一起辛苦熬了这么些日子,每日起早贪黑,不敢放松一刻,他的学生们几乎个个手指都磨得出血结痂最后起茧,手腕子吊得日日酸痛,第二日忍着疼贴了膏药也要继续写;深夜里书斋里也还是灯火通明,连夜里说梦话都在背书……值了!
这些孩子,没有甲舍学子那“恩荫”
的退路,是全凭自己苦熬出来!
落泪的不止他。
好些考中的丁字号学斋学子也已围了过来,他们找到自己名字,都来不及喜悦,喉头便先哽咽了。
他们出身寒微,无财无势,无人看好,唯有先生不曾放弃。
众人围着邹博士,又是哭又是笑。
邹博士挨个拍着他们的肩膀,自己也感慨万千地抹着泪,哑着嗓子催促道:“……先回家去,等会喜报都到家里了,都快家去吧。”
对啊!
学子们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一茬呢,慌忙作揖辞别恩师,拔腿就往家跑。
越跑都觉着身量越轻,忍不住要蹦起来似的。
邹博士望着他们,心里也喜悦,脸上又不禁扬起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