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石瑶神色恭敬,似乎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只是俯身而下:“陛下思虑周全,固楚、聚心、整军,确为当务之急。
陛下亲巡,正当其时。
不良人自当谨遵陛下旨意,令我大唐臣民,俱不受萧贼蛊惑。”
李星云没理她,只是背身过去。
“让徐温他们,进来议事。”
——————
太原,晋阳宫偏殿。
李存勖独自站在巨大的窗前,背对着殿内摇曳的烛火,眺望着城中夜色。
窗外是太原城沉沉的夜色,几点稀疏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
摊在案头的檄文他早已看过数遍,但当下脑中所想的,却是并不在檄文篇幅之中,却比起檄文本身更惊心动魄的言语。
“讨四方,诛不臣,又何需帝号?”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民心所向立处,敢叫日月换新天…”
李存勖沉默良久,低沉的声音却是终于在寂静的殿中响起,他像是在读,又像是在咀嚼:“终结百年乱世,兵戈永戢…破门阀之桎梏,立寒门之阶梯…废节度之专横,收兵权归中枢…”
他霍然转身,眼中精光闪烁。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郭崇韬,语气复杂难辨:“郭卿…真是好大的气魄,此人眼界格局,确非常人可及。
无怪其人能三年使天下尽半了。
‘民心即天心’…此乃治国安邦之真义。
孤…当深以为鉴。”
郭崇韬俯身下去:“殿下能从贼檄中获得感悟,先王泉下有知,必敢欣慰。”
李存勖沉默片刻,走到案前,持起那份檄文抄本。
“然本王仍不解……”
李存勖的声音陡然拔高,“萧砚既已痛斥朱温篡逆,自承昭宗嫡脉,手握重兵,威震中原,何不登高一呼,复辟李唐,名正言顺?反固守这‘大梁秦王’、‘天策上将’之伪号?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他语速加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乃千古至理。
此等自相矛盾之举,就不怕麾下离心,天下耻笑其仍奉伪梁正朔吗?以萧砚之智,岂能不见?”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不经意间掠过坐在侧座、面色苍白如纸、精神萎靡不振的老臣张承业时,微微停顿了一瞬,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掠过眼底。
这位以忠唐闻名、历经三朝的监宦,在听闻檄文内容后便成了这般模样。
郭崇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向前一步,迎着李存勖疑惑的目光,道:
“大王问得透彻,此正是萧砚其人之务实所在。
其不行复辟,非不欲也,实乃以退为进,一石三鸟之良策。
其深意有三:
“其一,承认朱梁法统,占据拨乱反正大义。”
郭崇韬目光炯炯,“大王明鉴,朱温虽篡逆,然其受唐末帝禅让之礼,程序昭告天下,文书印信俱全,末帝固然是假的,然当时天下俱认才是事实。
其建立的‘梁’,乃是一个法理上承接‘唐’的合法政权。
萧砚若贸然复辟李唐,等于彻底否定朱梁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那么,那些早年‘屈身事朱温’的李唐旧臣算什么?那些以梁臣之身侍奉秦王的朱温旧臣又算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萧砚如今,以‘大梁秦王’之名号发布檄文,痛斥朱温篡逆之罪,宣布自己忍辱负重终为君父复仇,并立志肃清朝纲、革新弊政、再造乾坤。
这等于是在承认朱梁政权作为中央政权的历史合法性的前提下,将自己定位为这个政权内部的‘拨乱反正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