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钱是借着“明德书院”
的名义筹集的,不过明德书院用度从内藏中出,用不着操心。
至于这些到手的钱,当然得用来建设系统说的分门别类的专门工厂。
赵嘉陵直接让少府去营造,少府管宫中事,南衙的宰相们也无法插手,省却一些麻烦的声音。
在赵嘉陵将建造工作的事情落实下去后,李兆慈入宫了。
火器造出来不是摆设,它毕竟与弓箭不同,如何使用还得练习,到时候排兵布阵的事,也得稍作改易。
除了择选合适的人演练,李兆慈还提出了火树银花的售卖。
“火器还未批量生产吧?”
赵嘉陵问李兆慈,见李兆慈颔首称是,她又道,“朕会从北衙禁卫和暗卫中择取适合的人选组成火器营。
至于的‘火树银花,临近年关了,的确是个恰当的售卖时节。
你去安家的铺子找安玉婵和穆陆她们商议。”
买卖的事情有更懂的人,看李兆慈的神色,就知道她对经营没多大兴趣。
“火器营”
是头一批接触新样式武器的人,得慎重挑选,必须是天子的亲信才妥当。
赵嘉陵思来想去,又找太后商议。
等到“火器营”
的人选落定后,皇雍印刷坊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三册《通识》已经印好了,送了一些用精致书函装起来的到宫中。
《通识》虽然在系统口中是给小儿启发兴趣的用书,但其涵盖面颇为广博,还涉及了些粗浅的工学、农学等知识,就算是大人也能看。
赵嘉陵下令翰林待诏和皇雍印刷坊继续为刻印全套的教学用书做努力,然后又让人送《通识》到皇亲国戚以及宰相府邸,以示浩荡皇恩。
其中单单略过了“忠王府”
,朝臣们心里门儿清,可谁也不敢替忠王发声。
圣人赐物管你有没有兴致,都要将其供起来,然后上表谢恩。
赵嘉陵懒得翻看那些吹捧的话,将宰臣们召集到了殿中,开始提明德书院招生的事。
文学、算学、书学、律学、医学、兵学这些不用发愁,大雍有的是人才,博物学的话,已经赶“高韶”
上架了,但工学、化学一直未曾寻得合适的教书人选。
计划一条条罗列,但是真到落实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的事情让人发愁。
一些匠人们固然懂技巧,但却不能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来,其中原理他们也不大讲得出来,只是代代人经验积累,才那样去做。
赵嘉陵需要的是士人和匠人的结合体,既能落笔著述万言,也能挽起袖子实操。
本朝虽然没有过去那种士庶天隔的恐怖,但一些流风仍旧没有散去,找到这类人才简直难如登天。
赵嘉陵下诏府州征召,也不知道几时才有人才被送到长安,更不知其人是否能够担起重担。
“草创之初,不必事事循规。
既然有典籍在,陛下不若令其人自学。
如果学有多成,便可留在明德书院做师长。”
谢兰藻道。
赵嘉陵一点头,也只能够这样了。
她又道:“明德书院初期所招之人不多,以每科四十人为上限。
那些成人需要考校一番再入学,不过这都是特殊时期,日后不能做定例。”
“幼学班才算明德之始么?陛下,此回幼学不限年龄,那到何时能统一呢?”
宰臣又问。
关于年龄的事情,赵嘉陵与谢兰藻商议过,只不过那时提了几句,后来一琢磨,大大小小都在一个班似乎也不大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